齐鲁网东营5月3日讯(记者 高杰 东营台 徐振 东营区台 马金泉 通讯员 官云秀)“如果祖国需要我,我还会再去献出我的青春和热血。”86岁的东营老人孙文增,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荣立过二、三等功,一只手臂在战争中失去。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一起听他讲一讲他青春时奋斗的故事。
记者见到孙文增的时候,他刚刚独自一人从大连坐火车回来,老人今年86岁,除了右手臂在战争中失去外,身体很硬朗。孙文增老人说,他是一个兵,他的青春愿为祖国抛洒热血。
15岁当兵 经历多次大小战役
1946年,国共两党谈判失败,内战爆发,为保住胜利果实,家家户户都动员起来参军。孙文增是家里的老八,年龄最小,1947年6月15岁的孙文增入了伍,威海当兵,参加解放威海战役和长山岛战役。
当时,新兵入伍还穿着自己从家里随身穿的衣服。“新兵胆小,没打过仗都害怕,枪一响都害怕”。让孙文增记忆深刻的是,当时新兵身材弱小,没有实战经验,最难的就是拉手榴弹,小手指头勾着环,往外拽,环拉不开。“力气小,拉不开,有的拉开了扔不出去壕沟,很危险。”
孙文增回忆,当时已经是解放战争后期,部队供给已经比原来丰富,基本上每周末都能改善伙食,能吃上细面馒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19岁的孙文增留守长山岛,部队的官兵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高兴。10月1日那天,连队会餐,一个桌子上破例一瓶酒,这也是是孙文增第一次喝酒。
入朝作战 打死两个美国兵 救了小战友
1950年9月,孙文增自愿请战,跟随部队进入朝鲜,同年12月参加了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有一天夜间,孙文增正在执行一个特殊任务。他发现在30米外,有个电话排排长与一个新兵正对着收线。此时,两个敌人突然冒出来打死了电话排排长,眼看着就要袭击扛着两拐电线执行放线任务的小战士。小战士脱下自己穿的一只鞋扔到两个敌人跟前,两个敌人迅速卧倒,小战士趁机跑到孙文增跟前求救。危急关头,孙文增举起手中的“三八”式步枪连射出五发子弹,将两个头戴钢盔的敌军击毙。
这一幕只发生在一瞬间,却决定了小战友的生死。
由于两人不在一个部队,这次“意外事件”发生之后,两人便重新回到各自的部队参与战斗,也再没有见过面。这也成孙老遗憾:“我想找到那位小战友,也能见见当年我们部队的首长,去招待他们,哪怕能和他们在一起照个相,算是我一生的一个纪念,也算了却我的一桩心事。”
1951年,孙文增所在的27军接到急行军的命令,要紧跟撤退的美国兵,一宿要走140里路。“都是山路,路上都是石子,脚上都是血。”孙文增说,当时行走穿的鞋子还是驻守长山岛的布鞋,千层底的,不适合走山路。“最后把鞋子甩掉,出血也不管了。”
随后的一次传令任务,孙文增明知道可能回不来了,但依然坚决执行。“步兵炮和小炮,那么密的炮弹,下雨跟雨点似的,卫生员什么药也没有,他给我包了包,就是我身上带着的伤包。”就是在这炮火中,失去了一只手臂。
转业地方奋斗在生产一线
1953年,孙文增和战友们回到祖国,1955年,孙文增转业到东营。尽管身体残疾,但孙文增没有放弃,先后自学了两个技术证,一个是园艺,一个是钢铁,孙老骄傲的说,他管理的园林没有一片枯叶。
退休后的孙老也是闲不住,总是自己一个人到处行走。他已经可以熟练的用左手写毛笔字,闲暇时光还和老伴一起参加社区的歌唱比赛。说道得意处,孙老还给我们哼了几句《走向复兴》。“我年轻的时候还是歌唱好手,这首歌我们排练还得了老年组二等奖。”
孙文增告诉记者,他对自己的一生有个总结:无悔和自豪。面对记者的镜头,他说出自己对年轻人的寄语:“我们要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必须靠下一代青年来努力,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先辈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