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山东2020年将基本实现冷链物流全程可视可追溯

时间:2018-02-05

齐鲁网济南2月5日讯(记者 王春令 刘杰)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5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为推动我省冷链物流健康规范发展,保障鲜活农产品和食品流通安全,近日,《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

到2020年基本实现冷链物流全链条可追溯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绿色低碳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培育100家以上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培育10个以上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集聚区,冷链物流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监控,全链条可追溯,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建设区域冷链物流中心 加强人才培养

《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区域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打造4个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集群,培育10处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基地。加快推进果蔬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建设一批果蔬冷链物流基地;要加快培育冷链物流市场主体。重点培育一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连接重要产销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龙头企业;要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推动省内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大力发展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强化人才交流,引进国内外优秀管理人才,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

省交通与物流处处长崔霞在会上介绍,《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从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系统建设和加快构建全省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来加快提升我省冷链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这也是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关键。

《实施方案》指出,要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和重点区域布局,构建覆盖全省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依托产地和源头市场,建设低温储藏保鲜设施,加快补齐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依托重要物流节点和大中型城市,改造升级或适度新建一批冷链物流园区,推进冷链加工基地与区域集散分销中心建设。建立冷链终端服务系统,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要建立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地方标准的制定,建立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温度控制标准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团体标准,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宣传和推广实施。推进标准化周转箱、托盘的推广和循环共用;要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冷链物流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可视化、一体化。加快构建全省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推进“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冷链物流服务平台建设。

《实施方案》强调,要促进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建立跨运输方式的冷藏集装箱循环共享共用系统,提高冷藏集装箱的利用效率;要强化冷链物流行业监督管理。推进冷链物流管理体制创新。完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规范冷藏运输车辆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推动扶持政策落地让企业真正享红利

为保障《实施方案》落实,崔霞表示,在金融创新方面,鼓励金融机构降低冷链物流企业融资门槛,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加大对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担保力度。在土地供应方面,对符合规划的重点冷链物流项目,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在冷藏车辆管理方面,加强城市配送冷藏运输车辆的标识管理,在核定载重、车辆年检、交通管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用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推动冷链物流企业用电、用气价格与工业同价。另外,我省还将推动开展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省级冷链物流示范城市、示范工程和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用龙头引领、重点企业的试点示范带动,推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促进消费升级,保障食品安全。

  • 上一篇:山东加快发展冷链物流 补齐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
  • 下一篇:山东坚守“种粮卖得出”底线 粮油加工转化综合能力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