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西海岸新区挖掘乡村文化底蕴 每年送戏演出1500场

时间:2018-03-19

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个关于茂腔的民谣,贴切地描述了人们对传统茂腔的着迷。为了让传统茂腔传承下去,让老戏迷们有戏听,青岛西海岸新区每年为乡村送出近1500场茂腔演出,同时每年创作100多个贴近生活的新曲目,让茂腔永葆青春、吸引新“粉丝”。

专业演员下乡为村民们演出经典曲目。

王本宏正在做演出前的准备。

传承中心提供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居民观看。

淳朴民风孕育茂腔队伍

茂腔主要活跃在山东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名称,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如今,想听茂腔不再是难事,青岛西海岸新区每年为乡村送上近1500场茂腔,绝对可以让你大饱耳福。

从事茂腔演出35年的王本宏是土生土长的灵山卫人,现为茂腔传承人,西海岸戏剧家协会主席,西海岸弘承茂腔艺术博物馆馆长。“每次下乡演出时,我们的感触特别深,村里有戏台,台下的观众就是农民,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他们搬着板凳来听戏,特别入迷,让我们茂腔人很有成就感。”王本宏说,现场听戏的互动性是电视无法替代的,因此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的众多茂腔老演员都重返舞台,每年坚持下乡240场。王本宏算了算,在新区的乡村共活跃着60多支业余茂腔团队,他们常年活跃在农村,每年定期演出1000多场。

农村新面貌写入新曲目

除了《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罗衫记》等传统剧目,新区传唱的茂腔曲目一直在更新。去年5月,新区举办了山东首届茂腔艺术节。期间,不管是胶州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带来的看家大戏《罗衫记》,还是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奉献的压轴大戏《张郎休妻》,观众都看得如痴如醉,一次一次地发出叫好喝彩声,更激励着演员临场发挥到极致。

“看到年轻的茂腔演员一个一个成长起来,才是要举办艺术节最根本的初衷和最大的贡献。”王本宏说,艺术节上踊跃出了许多茂腔新曲目,都是时间在20分钟左右的现代剧,主题是敬老孝老、邻里关系等,将农村的新面貌都写进了曲目里。“今年我们计划举办茂腔艺术节,让外地的茂腔来到青岛,我们互相交流,一起助力茂腔发展,同时为下乡演出准备更好的曲目。”王本宏说,茂腔的提高和升华在专业,传承在民间,随着越来越多的团队下乡演出,让茂腔回归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才能实现茂腔人的茂腔梦。(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于波)

  • 上一篇:给力!大数据为企业“画像” 企业风险情况一目了然
  • 下一篇:临沂兰山街道打造“手绘壁画一街” 露头丑变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