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建绳
过去在济南杆石桥以东有一条宽6米、东西长约500米、青石板铺路的西青龙街,聚居着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居民。
据史料记载,这里的回民“以尚武、卫生为要义,质朴耐劳,经营商业尤为特长。”
街上南北两面既有不大的门头,又有住户的院落,有的将院落的大门过道改成门头。
门头上方都镶嵌着铁皮绘制成的伊斯兰文字,门口挂着木牌,木牌上画着图案,标明“清真教门”,牌下缀一红绸子。
[曾经的西青龙街]
经营的清真食品有五香花生米、马蹄烧饼、麻酱烧饼、盘瓤烧饼、油条、炉箅儿、酱牛肉、烤羊肉串、焖饼、羊肉灌汤包、甜沫、清真糕点等。
这些风味独特的清真食品不但回民喜欢,在汉民中也备受青睐。
每每从西青龙街走过,这些诱人的清真食品禁不住让人口齿生香。
几十年的经营,这些清真食品有的已成了泉城济南的品牌。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杆石桥一带灯火阑珊处,常看到三三两两的孩童操着地道的济南话高声叫卖:“五香长果仁儿,一毛一包!”
花生米都是在家称好用旧报纸包好,装在上下衣口袋里或盛装在家长缝制的布书包里,卖完再回家去取。
这些孩童大都住在附近的西青龙街、礼拜寺巷、永长街等回民聚居的地段。
那时,家父在商埠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晚上下班路过时常买回两包花生米当下酒的酒肴。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杆石桥”已经成为济南大街小巷五香花生米的品牌呢!
“还有,西青龙街的马蹄烧饼也是名声在外啊!”年近九旬的姑母插话说。
谁说不是呢?“吃烧饼果子喝甜沫”是老济南人靠谱的早点。
从济南南关正觉寺街走出去的著名女作家、翻译家沉樱,其父在毗邻的趵突泉前街山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后并入山大)教书,校址与西青龙街近在咫尺。
沉樱就是吃马蹄烧饼长大的。
1947年她去了台湾,后辗转去了美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她给表哥田仲济教授写信,问:“济南较我在时有何改变?回回烧饼、油条、炉箅儿还有吧?现在济南还有无认识我的人?”
1982年春,她回国在上海、北京拜访了巴金、朱光潜、卞之琳、阳翰笙等友人后,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济南。
[著名女作家沉樱]
在田仲济先生家里终于吃到了寄托着乡思、日夜想念的马蹄烧饼、油条、炉箅儿。
这位在海外阅尽沧桑、漂泊多年的游子激动得热泪盈眶。
1991年底,西青龙街拆迁展宽,成了车水马龙的泺源大街的一部分。
西青龙街的居民大部分迁入泺源大街西段路北的回民小区,令人大快朵颐的清真食品也随之落户回民小区。
据说有一位“天下第一泉”的北京游客问一位年轻的陪同者:“济南的小吃哪里比较有名?”
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回民小区呗!”
(壹点号 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