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男子耐住寂寞做榼子37年 手艺被誉为胶东一绝

时间:2017-05-28

开栏语

刻榼(ke)子、做拓片、烙画……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把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当成自己的责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守着寂寞与清苦,保护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在端午假期来临之际,本报特别推出“走近传统手艺人”系列报道,记者将他们的老手艺和故事讲给你听。

很多老青岛儿时记忆中,老人们做的小面鱼、小面虎让人难以忘怀,而这些都来自一个个精致的老榼子。在即墨,“葛村榼子”这项老手艺如今已经成为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胶东一绝。昨天,记者来到传承人王承厚的家中,见识了榼子的诞生过程。

坚守耐住寂寞做榼子37年

一个普通的农家大院便是王承厚的“工作室”,南侧平屋和小后院内放置着上等的梨木,用塑料纸精心包裹,防潮防虫,这些原材料都是王承厚费尽周折从南方淘回来的。正屋门厅便是他的工作间,一把椅子一个木桩再加上包括40多把铲刀在内的一套工具就是他的生产设备。卧室一半的地方被他用作成品储藏,大大小小的纸盒当中存满了各种各样的榼子。地上摆放着两个特别的手锤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手锤磨得暗黄油亮,锤头上镶着一块四厘米的缓冲木,缓冲木中间已经深深凹陷进去。当王承厚拿起手锤砸向铲刀的时候,每一下力道十足。而缓冲木凹进去的部位便是长年累月敲击铲刀顶端所致。这两把手锤已经跟了王承厚37年,缓冲木用坏了不知多少块,而手锤依旧保护得很好。

刻榼子时,王承厚全神贯注,每一刀下去都十分工整,在他的手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头很快变成了带有精致花纹的榼子,普通的榼子一到两个小时便可以完成一个,复杂的榼子四到五个小时,他每天的时间几乎都是在敲打雕刻中度过。“这是一个很枯燥的活,没有毅力的话很难坚持。”王承厚说。在村民眼中,王承厚比较“宅”,而且是一个“技术宅”,只有他能把这门手艺坚持下来,一干就是37年,刻出数万件精品榼子。

创新顺应时代作出新花样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王承厚也主动顺应市场的变化,在榼子制作上进行了创新。在传统的鱼鳞图案制作上,鱼鳞片凹槽坡度比较陡,鱼鳞图案小,不够生动,王承厚根据自己的想法,找人设计了一种专刻鱼鳞的铲刀,然后用数控机床加工出来,让刻出的鱼鳞图案更加美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的新工具也越来越多,图案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荷花、老虎、狮子、麒麟、石榴、蝉、小燕子、福、寿、禧、元宝、铜钱等应有尽有,每一种图案都有他个人的独家技艺在里面。近些年,榼子实际使用量上在不断减小,而更多的人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把榼子当成工艺品收藏或当成礼物赠送。王承厚便根据人们的喜好走定制化路线,把当红卡通形象融入榼子当中,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他还为全国各地一些博物馆和收藏家制作大型榼子,客户反响也很不错。

除了一些很复杂很新颖的图案,大部分榼子制作时王承厚已经不需要专门画图纸,拿着工具闭目一想便开始雕刻,很快脑海中的图案便全部显示在榼子上。“太熟了,每一刀下去会是什么样子都知道。 ”王承厚说。

传承子女必须学会刻榼子

由于长年的劳作,王承厚也有不少“职业病”:每天低头全神贯注地雕刻,他被严重的颈椎问题困扰;眼睛盯着小图案时间太久,他早早地戴上了老花镜;右手紧握铲刀雕刻,关节也时常疼痛难忍。亲人和孩子都看在眼里,希望他不要那么拼命。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冲击之下,一个工厂一天的生产量能超过他半年,手工制作榼子的订单量不断衰减,从原材料到市场都面临种种困难,而制作榼子的收入非常少,很多村里的手艺人都已经放弃另寻他路。这些曾让他一度非常苦恼,但他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这里面更多的是一份社会责任。

说起收徒传承,王承厚的观点是,困难再多也宁缺毋滥,学徒必须是发自内心喜欢这项手艺,有毅力,人品过硬。对自己的两个孩子,王承厚的要求也非常明确,将来可以不从事这一行,但必须会这项技术,儿子则要将手艺传下去。

  • 上一篇:男子欲带硫酸回老家报复邻居,被安检识别拘留10天
  • 下一篇:青岛港将建地标建筑 用于港口服务办公场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