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快线长度不得超过40公里、与轨道交通复线路段达到70%,公交线路可考虑取消……7月1日起,《2017青岛市公交线路优化导则》将实施。这也是山东省首个公交线路优化的地方标准规范。
《导则》中的公交线网优化标准建立了青岛市公交线网优化的一套指标体系,其中,快线的线路范围为2-4个公交服务区,线路长度为不大于40公里,线路站距为1~2公里,站点设置以客流为导向,非均匀布置;而干线的线路范围为1-2个公交服务区、服务区间或服务区内,线路长度不大于20公里,线路站距为0.5~0.8公里;而支线线路范围为1-2个公交服务区或服务区内,线路长度不大于8公里,线路站距为0.3~0.5公里。
《导则》规定公交新线路的开辟实施要满足车站设施、道路设施和客流条件三项指标。其中,线路开设的客流条件基于客流强度,即平均百公里客运量。依据青岛市的公交发展情况,设定新增快线的客流强度阈值为100人次/百公里,新增干线的客流强度阈值为150人次/百公里。拟开设公交线路的客流强度高于控制阈值时,可考虑开设。
《导则》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常规公交与地铁衔接换乘,减少客流竞争,充分发挥公交与轨道网络协同效应,提供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益。此外,《导则》推荐每年进行1-2次小范围的城市公交线网区域性优化,每3-5年进行一次较大范围的城市公交线网全域性优化调整。
《导则》的编制工作于2016年2月正式启动后,对青岛市公交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研及总结梳理,发现以下问题:一是较多公交线路存在技术指标不达标的现象,二是公交线网层次结构不清晰、功能布局有待优化,三是乘客公交出行时间长、公交运输效率不高,公交运营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青岛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规范缺失,公交线路开辟和优化调整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及合理论证。
《导则》的出台将弥补这一空白,使青岛市公交线网调整工作“有规可依”。《导则》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改善青岛市公交线路的技术指标,完善公交线网结构层次,促进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并能提高公交与地铁的接驳效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姜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