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武城:举全县之力向产业进军

时间:2017-06-16

6月12日,在双一集团有限公司武城分公司,一组风力发电机舱罩正在装车,即将运往内蒙古通辽市。这款市场售价达50万元的产品,原材料是聚酯树脂,也称为玻璃钢。

武城县委书记张磊介绍说,玻璃钢产业是武城的“脸面”,全县玻璃钢产品年产量达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但由于技术含量低、生产装备落后,造成中、低档玻璃钢产品产能过剩,传统玻璃钢生产企业面临“生死抉择”。“我们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举全县之力向产业进军,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生产出档次更高、质量更优的产品,再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武城这个全国著名的玻璃钢生产大县焕发新生机。 ”张磊表示。

授旗!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四大班子成员全部领军

武城新能源空调、新材料(玻璃钢)、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但也面临产业集中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大背景下,产业如何实现嬗变?

向产业进军!5月27日,武城县召开“向产业进军”动员大会,张磊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产业办、镇街区共18个单位授旗。

授旗,挂帅,出征!张磊说,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举行授旗仪式,不是搞形式、走过场,而是以此表明县委、县政府凝心聚力抓产业,集中精力抓发展,强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通过授旗仪式,动员各级党员干部增强主角意识、先锋意识、实战意识,切实做到人人心中有面旗、个个肩上有责任,鼓足干劲,马上出发,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推动全县经济加快发展、全面振兴。 ”

向产业进军的核心是全党动员、全民参与,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四大班子成员全部领军,重点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是招商引资,“减法”是淘汰落后产能,“乘法”是通过做好“加减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除法”是扫除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

“18面红旗,是战旗、是军令、是责任,对各产业办、镇街区的工作情况,我们将逐月调度、逐季观摩、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对年终考核完不成任务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武城县县长朱恩鹤说。

强化质量约束,一手狠抓招商引资、一手拒绝劣质项目

近期,一个投资近2亿元的汽车配件铸造项目因耗能高、产业带动能力弱被武城县拒之门外。今年以来,武城已拒绝了30多个过亿元项目。

武城县秉持“聚焦、聚集、聚合、聚变”的招商理念,通过构建以6个重点招商区域、9大产业办、9个镇街区为架构的“699”产业推进体系,不断引进新动能、培育新动能,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努力打造一个链条完善、产品高端、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今年以来,新引进项目19个,到位资金11.3亿元。其中投资16亿元的三自集团风力发电等8个项目相继签约,投资15亿元的耀盛农业光伏发电站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把生态环保、安全生产、亩均税收作为重要衡量指标,制定项目论证办法,坚决做到弄虚作假的不要、不安全不环保的不要、能耗高产出低的不要、主体要素有瑕疵的不要,坚决防止落后产能挤占发展空间。 ”朱恩鹤表示。

武城县还以环保督查为契机,出台“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清除辖区内未办理相关手续、无污染防治设施的“小散乱污”企业。特别是作为武城新材料(玻璃钢)产业发源地的鲁权屯镇,按照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一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了75家落后企业,一方面规划了150亩的产业园,鼓励一批高精尖企业进驻。

激活民营经济创新基因,打造“唯一性”企业

6月12日,记者见到金信公司总经理吴子才时,他刚与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敲定合作意向,共同研发间接蒸发冷却装置。“40℃的热风通过这个装置后,能降到15℃,产品一旦上市,必将供不应求。 ”吴子才说他只做纺织空调一种产品,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三,其拳头产品JF30/35-11系列桨翼型大风量节能纺织轴流风机是国内唯一一款碳纤维纺织节能风机。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以“四新”促“四化”。为此,武城县围绕新材料(玻璃钢)、新能源空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三大优势产业分别实施“产业拓展”“产业整合”“合作发展”工程,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激活民营企业的创新基因,让企业通过科研合作成为产业链高端上的‘唯一性’企业,对企业摆脱低价竞争、提高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张磊说。

奥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除尘过滤材料的企业,公司与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东华大学和东北大学国家滤料检测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公司已完成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4项、省级创新项目11项,并与华能电力、华电国际、中联水泥等大型企业成功牵手合作。

  • 上一篇:曹县村民在工地发现2000发自动步枪使用子弹
  • 下一篇:厉害了,昌邑市让“僵尸企业”实现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