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峰会宴会餐具、中澳电影节奖杯、中国最高龙瓶……看似不相关的陶瓷制品,却有一个共同的设计者,那就是淄博华光陶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何岩。
从1970年从事陶瓷制作以来,他执着于每一个细节的打造,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创新设计。提起他的成绩,他总是很淡然地表示,我只不过是个玩泥巴的,但是把最简单的事情天天重复,坚持玩几十年泥巴,就会变得跟别人不一样了。
何岩每天都要抽出时间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最新的设计艺术理念。
人物第一眼
设计作品登上APEC宴会
2014年11月11日中午,北京雁栖岛酒店海晏厅。咖啡杯、茶杯、圆盘、刀叉、盛放虾球的小池……54件曲线流畅光滑的器具上,明黄、绿色、蓝色、红色等13种不同基调的颜色融合成中国传统的花纹,在宴会厅浓郁汉唐风格的环境和灯光映衬下,显得华丽而高贵。
这套从全国各大陶瓷产区遴选出的陶瓷餐具名叫“国彩天姿”,它的设计者就是华光陶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何岩和他所带领的设计研发团队。
“当时是我们第一次接受这样的接待用瓷任务,作为总设计师压力非常大。”接到这个任务,何岩反复跑北京,认真地观察每一道菜品的菜量、颜色,并与主厨进行沟通。“不同的菜品需要不同的餐具器型搭配,器型与菜品的完美组合,能够展现出中国陶瓷设计的最高水平,体现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结合。”
回到工作室后,何岩不断研究餐具的器型,为了让餐具传递中国传统的和谐精致之美,他反反复复寻找最佳的线条比例。比如碗底和碗口如何搭配能够体现中国传统之美,放虾球的小池怎样与菜品形成合适的比例,图案设计如何能适应各国领导人的品位……淄博华光陶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陈永升记得,那时何岩还研究多国的文化习俗和陶瓷器具造型,尽量使设计适应各国的饮食习惯。
一整套餐具做好后,何岩特意带到北京,配合宴会的灯光和菜品“彩排”,有不合适的地方拿回来继续修改。
只要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何岩就一直修改,从白天到晚上都在工作室呆着。何岩的一名学生回忆说,当时时间非常紧急,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何岩对设计仍然严格把关,一个盖纽就修改了三次,一个放置筷子的架子更换了好几种图案和器型,有的器具一直打磨到宴会开始前三天才做好。
宴会的成功举办,让这套“国彩天姿”家喻户晓,并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学会金奖。国庆60周年国宴用瓷、中澳电影节奖杯,都出自何岩的设计。而何岩的作品也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收藏。
“玩泥巴”,一玩就是40多年
时间回到2017年4月11日,何岩戴着眼镜坐在华光陶瓷的工作室里,在灯下反复打磨着一个花瓶把手的纹路。“花纹不光要雕刻出来,我在找它最佳的阴影效果,这样会显得更立体,有生命力。”
谈及这些年的成绩,何岩很淡然。“其实我就是个玩泥巴的。”何岩说,“只不过我坚持玩了四十多年。”
1970年,何岩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淄川陶瓷厂,开始了“玩泥巴”的人生。开始他只是做盛水用的大缸,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渐渐跟着师傅学习陶瓷制作技艺和设计。那时工厂的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何岩就把自己关在集体宿舍里画人物素描及静物写生,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从制作大缸的粗陶,到把粗陶艺术化的园林陶瓷,再到精细的人物雕塑,以及现在的日用瓷,何岩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研究新的领域。
在华光陶瓷,有一套经典的咖啡具设计,白色光滑的骨瓷配上蓝色的纹路,典雅而庄重,线条流畅而又美观。
这是何岩在刚上任华光陶瓷总设计师时的作品,名为“长江咖啡具”,奠定着华光陶瓷创作的基础。何岩甚至把这套餐具作为了自己的头像,在他看来,这是他最基础的设计理念。“设计日用瓷我一直遵循三个原则,实用、经济和美观,实用是第一位的。”
“陶瓷壶首先要保证它好用,壶嘴出水必须要流畅,稍一更改,可能就影响客户的使用。”
“壶嘴不能变,就在这个壶把上做文章,原先是两个点接触,我改造成三个点,与壶体结合在一起。”
这样的原则要求十分精细的细节创作,仅仅一个壶把,就做了七八遍才达到何岩的要求。这套长江咖啡具获得了国际博览会大奖,销往欧洲、美洲。
何岩设计的田园秋歌餐茶具。
每件作品都会讲故事有文化
如今,在华光陶瓷陈列馆,何岩制作的每一套器具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每件作品都用独特的设计,讲述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何岩说,让手中的瓷器会讲故事,起于他在中央美院的一段经历。伴随着对陶瓷艺术的执着追求,何岩的技艺越来越精湛,已经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园林陶瓷艺术家,但他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机缘巧合下,他结识了前来陶瓷厂调研的中央美院张德蒂教授。为了提高自己,何岩把自己的每一件作品拍成照片寄给张老师,没过几天,何岩就收到了张老师寄回的照片,上面标注了老师满意和不满意的细节。针对这些问题,何岩在下次作品中一一改正,然后再把作品寄给张德蒂教授。
信件来往了两三年,何岩欣喜地接到了张教授的一个好消息:“这样交流进步太慢了,你直接来这里学习吧。”
1985年,何岩背着行囊来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任何作品都是有生命力的,直线与曲线的结合,实与虚空间美的结合,实际上有作者的哲学思想在里面。”何岩说,“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做出来的就是什么东西。”
以后每做一件作品,何岩都努力去推敲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故事,挖掘人物的心理。当吴晗像在清华大学竖立时,吴晗的家人为之深深感动。“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出差路过时,我还特意去看一下,留个影。”何岩觉得,这深深影响着他以后的创作。
“做陶瓷,要有自己的文化在里面,照搬别人的东西,是打动不了你的客人的。”
照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工匠
照搬,是何岩最痛心的词语。何岩经常查看国内外最顶级的陶瓷杂志,并且常去世界各地看展会,了解设计工艺的潮流。“要不断地学习国际先进的设计水平,不能让自己落伍。”
他在上世纪90年代设计出的茶具,一直到今天都在进行着不断的修改。
然而,他发现,每当自己设计的作品受欢迎,市场上就会有其他跟风的作品出现,甚至有一些跟自己的设计几乎一模一样。
何岩认为,抄袭和创新能力不足,使我国不少地区的日用瓷设计,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以代工为例,我到国外的高端商场,发现很多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或日用陶瓷都是国外的商标,可生产者却是自己的国家。”何岩说,我们不少日用瓷生产厂家依靠给国外做代工赚取经济效益,无法形成自己的创新设计,也很难创造出自己的品牌。
陈永升表示,何岩之所以屡屡在日用瓷的国际大赛中获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在造型设计中不断追求着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地遵循一个原则。
“设计不创新,尽管技艺再精湛,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工匠。”何岩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