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科技新品在青岛投放 刷脸取厕纸"方便"之后有隐忧

时间:2020-12-18

原标题:科技新品在青岛密集投放 刷脸取厕纸“方便”之后有隐忧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许耀文

近日,市民王先生在永旺黄岛购物中心购物,想要上洗手间的他,在其他市民的帮助下通过刷脸才拿到了一段卫生纸。这台人脸识别供纸机来自天津首联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夏天,在青岛多区市密集投放,重点布局在大型商场、学校周边、办公大楼等需求量较大的公厕内。记者探访发现,人们在感叹人脸识别供纸机带来方便的同时,普遍担忧刷脸会导致身份信息暴露。

>>>探访

科技新品现身商场洗手间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黄岛区繁华商圈的永旺黄岛购物中心,看到洗手间内投放了两种智能取纸设备。一种为云纸扫码取纸机,扫码并关注公众号便可取纸,另一种为首联智能人脸识别供纸机,只需刷脸便可取纸。记者观察到,在购物中心使用洗手间的市民大部分人都使用了人脸识别供纸机。

记者通过该购物中心后勤部的负责人顾先生了解到,这两种智能取纸设备在今年7月份引进。引进这两种机器的目的,一是考虑到疫情防控所需,尽量减少间接接触,避免卫生问题的发生,二是为了节约纸张,减少经营成本,提高整洁程度。

“自从人脸识别供纸机在购物中心投入使用,我们目前收到的评价90%是正向的,省纸率也在50%左右。”首联智能的山东总代理孙震告诉记者,“像青岛某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也在用我们的产品,原来他们一天要用5卷纸,现在用不到3卷。”

>>>争议

信息安全隐患惹担忧

“又没有别的方式,要想用纸就只能用这个刷脸取纸的机器。”王先生说。在永旺黄岛购物中心,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使用人脸识别供纸机的市民,除了部分老年人因不会使用设备感到不便之外,大家普遍认为这台机器更方便、更卫生了。但人们也普遍反映取纸方式单一不太合理,还担心刷脸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带来安全隐患。

“现在收集信息的成本太低了,以前辅导班收集孩子家长的手机号还会给孩子送个玩具,现在就这么一段80厘米的纸,我的照片就被留下,甚至不知道被上传到哪里了?”市民马先生说,他不会使用这两种智能取纸设备,“这种刷脸的机器赚钱方式一般都一样,就是采集个人信息,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出企业还能怎么盈利。”除此信息安全外,人们还普遍抱怨,使用这一机器是“被强迫”的。

无独有偶,12月4日,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接到东江大道03号公厕最近“火了”,由于人们认为这一公厕引用的首联智能人脸识别供纸机存有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引起不小的争议。有网友认为“智能取纸能防止浪费,非常可取”。但仍有不少网友表示“一段纸就能换来信息,是把个人信息当儿戏”。12月6日,东莞城管回应,该设备已停用,改用常规的方式免费提供纸巾。

>>>回应

信息数据都是定时删除

“我们对使用者的担忧与质疑表示理解,机器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出在人们对它的误解。”对于信息泄露隐患这一问题,孙震告诉记者,“我们主要通过卖设备、在设备的显示屏上投放广告盈利。如果信息泄露,首先要有存储信息的空间,还要有高额的传输成本,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负担。”记者注意到,首联智能的人脸识别供纸机上标有“本设备不存储个人信息”的字样,并标有检测报告版本及编号。

“我们的信息数据都是定时删除的。市民通过刷脸会免费领到一段60到90厘米的卫生纸,而人像信息的存储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在短时间内多次恶意取纸。除非有人在这一时间内打开机器拷走信息,否则极少有信息泄露的风险。”当记者问到具体的泄露风险与渠道时,孙震先生告诉记者,泄露信息的唯一风险可能出现在推广广告的过程中,会通过机器识别男女产生广告的定向显示,“比如,我们有护肤品与剃须刀两个广告,如果通过刷脸检测出使用者是女性,机器的屏幕就会显示护肤品的广告。”

在与购物中心后勤部交流的过程中,关于取消传统抽纸方式的问题,顾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节约纸张,商场在引进人脸识别供纸机后就取消了传统的抽纸方式,但这一机器目前还在试用阶段,是否长期使用还要看后续反馈。当记者提出市民对“被迫刷脸”感到不满时,顾先生表示,他本人没有收到这一反馈,具体情况会进一步了解。

■观察 人脸识别是好但使用需谨慎

随着科技的发展,像人脸识别这样的“黑科技”在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支付、安检还是门防,刷脸场景被不断拓宽。人们在感叹便捷的同时,也有人担心,这背后的安全隐患究竟有多大?到底可不可控?

人脸识别技术确实能提高生活的效率和质量,但并不是任何场景都适用。科技的使用应该有一定的界限,在一些不必要的场景下,用隐私换来微乎其微的回报,除了增加人们的安全隐患,并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的指纹有10种、电话号码可以有无数个,但人脸信息作为无法更改的生物识别信息之一,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果电话号码泄露,可以进行更换,但人脸信息一旦泄露,这一漏洞将无法弥补。同时,使用这一技术需分清场景,更不能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强迫或被迫使用。就比如老人在使用人脸识别功能时,既不方便又增加了遭受信息诈骗的风险,如果发生问题,后果不可估量。

庆幸的是,在问题暴露之后,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采取行动进行节制。《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明确提出,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即将于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也在人格权编中提出,处理人脸在内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人脸信息采集在遵循“最少够用”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征求被采集人意见。

通过人脸识别为生活减少麻烦、作出改善是好事,但别让这种好意变成生活中的新麻烦。科技热是为了生活更幸福、更红火,可别热了科技,凉了人心。

  • 上一篇:地铁1号线、8号线开通在即 沿线楼盘再添一把火
  • 下一篇:建信花园网点房掘地三尺建“复式” 城管已责令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