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月15日讯 “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争取高端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抢占发展制高点。”这是2021年青岛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做大做强十三条产业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直以来,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青岛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社会建设工作室四级调研员札蒂·赫里利认为,“十四五”期间,青岛要实现跨越赶超、争先进位,仍然要靠制造业,“而制造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就要尽快摆脱主要靠存量拉动增长的局面。”
来源:札蒂·赫里利
札蒂·赫里利表示,近年来青岛制造业进入转型阵痛期,增幅有所回落。青岛制造业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主要是前期项目储备不够、增量拉动能力不强导致的后劲不足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考核导向问题,各区市对发展制造业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
“十四五”期间,青岛制造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追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引项目,而且是要引进大项目、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札蒂·赫里利建议,要提高区市抓制造业、推进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应由市考核办牵头,发改、工信、科技、民营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全市综合考核顶层设计,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制造业发展考核,在全市营造浓厚的重视制造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良好氛围。
首先是要加强考核顶层设计。在制定年度综合考核实施细则时,加大对制造业考核的比重,科学设定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等指标体系,对总量、增速、占比等各类指标进行合理调配。同时,分解落实全省考核指标,确保各项指标在全省保持前列。
其次是突出项目建设考核。适当降低洽谈、签约、落地等环节的考核比重,大幅提高项目开工、投产、达效的考核比重。如对不同投资数量级的制造业项目开工、投产、纳统等阶段分别赋分,以此来引导各区市把主要精力放到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上来。只要项目建好了,一般性指标自然就上去了。
除此要建立重大项目考核激励机制。对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实行考核加分,项目投资越大、进展越快、对增长贡献度越高,加分越高。如,对新投产先进制造业大项目每年新增纳统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分别给予所在区市一定考核加分激励。 信网首席记者 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