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1日讯从一季度GDP增速-5.8%到全年增速+3.6%,2020年,山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呈现全面恢复、回升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预期,在空前考验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全年山东实现生产总值73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63.76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8612.19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39153.05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3:39.9:52.8调整为7.3:39.1:53.6。
闪电新闻记者注意到,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山东产业机构不断优化——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四新”经济占比超过30%,高技术制造业、智能行业及产品增势强劲,并带动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布局加快推进……山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能”随处可见。
质量优、标准高、科技足,“新农业”耳目一新
山东淡水和耕地资源分别仅占中国的约1%和6%,但产出的粮食、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花生产量分别约占我国的8%、9%、10%、11%、13%和16%。从1990年开始,山东农业总产值就一直“领跑”中国,2020年又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这是山东农业的“硬核”实力。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5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当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山东现代农业发展有了更强有力的支撑,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高。
2020年9月,在山东淄博召开的秋季智慧农机数字农业现场作业演示会上,装上“智慧大脑”的玉米籽粒收获机、自走式植保机、植保无人机、旋耕施肥机等智能装备组团亮相,充分展示了作物耕整地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智能收获等多种生产场景。通过矗立在地头的智慧农业平台,可以实时观测到作业场景画面及作业机具远程传回来的数据。高效的作业速度和出色的作业效果,让人对齐鲁大地这片沃野充满了更多期待和遐想。
在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上,山东也在不断“尝鲜”。2020年10月31日,首届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农科院首次采用拍卖的方式为科研成果寻找更好的“归宿”。当天参拍的24项科技成果,皆为山东农科院完全自主产权,并实现全部拍出。起拍价格为5430.6万元,成交11045万元,溢价率达103.38%。
图/2020年3月,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在采摘西瓜。
科技赋能农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山东拥有雄厚的实力支撑。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的科研成果“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入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围绕“增产、提质、高效、绿色”,山东瞄准关键环节和“卡脖子”技术强化科技攻关,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实,“四新”经济发力后劲足
疫情之于经济,如同一场洗牌。
2020年,山东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12月份增长9.2%,连续5个月保持9%以上的增速,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智能行业及产品增势强劲,服务器、智能电视、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圆片等高端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3%、15.6%、15.5%和38.3%;全年实现网上零售额4613.3亿元,增长13.8%;智慧家电成为家电行业新增长点,能效等级为1、2级商品零售额增长80.8%,智能家电增长1.6倍……稍微留意一下这几组数据里的关键字就不难发现:2020年,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正成为山东经济全面复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年GDP增速跑赢全国注入了强劲动力。来自山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突破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5%。
用工难、资金难、原材料难、销售难、物流难……在2020年的复工复产过程中,多数制造企业都遇到了以上难题。
山东街景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房车生产企业。疫情发生后,仅用6天时间便研发出智慧测温消毒通道,这源于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疫情期间,卡奥斯平台跨行业、跨领域的快速协同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仅2020年上半年,平台就赋能2000多家企业。卡奥斯青岛区域总经理官祥臻自豪介绍:“打通线上供应链,将生产要素以数字化的方式高效匹配供需,从而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的难题,数字化新技术为传统制造业带来巨大动能。”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关兆泉表示,2020年,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四新”经济逆势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冲疫情带来的损失。同时,产业链重构和布局调整也对山东加快动能转换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带来了新机遇。
2021年1月12日,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室公示了山东省淘汰200万吨以下炼油产能情况。截至去年11月底,经核查发现的13家200万吨以下炼油产能企业的炼油装置已拆除完毕。涉及的13家企业分布在东营、临沂、菏泽3市,共淘汰产能396万吨,仅东营市淘汰产能就达到370万吨。
图/2020年4月28日,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工作。
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山东不仅有断腕之心,更有鸿鹄之志——
2020年,山东压减焦化产能729万吨,退出地炼产能1176万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世界高端铝业基地、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大制造业项目纷纷落地,完成技改投资4000亿元以上,“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51.3%;
2020年,山东集中壮大73个“雁阵形”产业集群、105个领军企业,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5G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492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万家;
2020年,山东全年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启动5家省实验室建设,新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国家众创空间50家。成功创建国家级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济南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吸引高端人才团队87个,转化前沿产业技术成果200项……2020年,山东踏出的每一个坚实脚印,最终的目标都是高质量发展。
消费加快升温,新能源汽车“亮点十足”
“逆势增长”是2020年山东经济的关键词,支撑山东经济迅速回暖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持续向好,外贸好于预期,消费加快升温。山东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48.0亿元,其中四季度增长11.2%,步入快速增长通道。消费领域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新能源汽车成为居民消费的新增长点:2020年,山东汽车类零售额增长4.6%,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增长49.1%。
截至2020年10月,山东已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26家,其中整车企业8家,全省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0.87万辆,基本实现以高速公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跨城际电动汽车出行保障网络,建成各类充换电站2500余座、充电桩2.67万个,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覆盖率逐年提升,较好地推动了“车、桩、站”协调发展。
近日,山东省级财政又争取到2021年中央转移支付补助资金37.3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购置和运营。对济南重汽、东营蓝诺、烟台舒驰、聊城中通等4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的1.17万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贴资金给予清算,对6万辆节能和新能源公交车兑现运营补助19亿元。
起步快、噪音小,关键还便宜,济南市民江先生是新能源汽车的忠实拥趸,已经先后拥有过3辆新能源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的不断推广和新能源充电桩的加快布局,江先生最为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不断缓解,这让他对新能源汽车在山东的未来更有信心。
图/山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预计2022年底前,全省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将达到10万个以上。
2021年,为全面促进消费,山东还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做大做强,培育建设县域直播电商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方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加快发展免税经济,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培育认定一批省级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消费商圈。
从GDP到投资、消费、出口,再到工业、餐饮、汽车,一条接一条的“转正”消息,构成了全省生产总值73129亿元、同比增长3.6%这张亮眼的“成绩单”。“成绩单”是否硬核,最主要还是落实在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
回顾过去一年,山东民生保障扎实有效。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8%,价格涨幅总体呈现前高后低、高位回落态势;城镇新增就业122.7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10万人的目标任务;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8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保障,无一不在佐证着山东初步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并将为山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闪电新闻记者 杨玉金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