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6月24日讯 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效率,助推青岛市“项目落地年”项目快速落地建设。近期,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相继修订印发了一系列环评改革文件。
(来源:青岛市生态环境局)
信网获悉,青岛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8月印发了《青岛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事项审查程序》,实施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环评审批统一流程,统一办理时限,基本实现了环评的规范化审批。但实施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问题,如前期介入技术服务环节易出现不受监督约束的办理盲区,各环节办理任务不够清晰等。为进一步优化流程,压减总办理时限,明确各方责任,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对2019年版的审查程序进行调整优化。
修订后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2021年)》,主要内容包括申请与受理阶段、技术评估与审查阶段、批准与公告阶段三部分内容。申请与受理阶段,明确了建设单位申报途径和所需材料,以及审批部门不予受理的情形及处理方式等内容。
技术评估与审查阶段,明确了环评审查重点、审查环节内部并联办理的工作程序、“未批先建”违法行为移交相关事宜、建设单位申请撤回审批的程序、审查期间对存在环评编制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得向建设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收取或转嫁任何费用等内容。批准与公告阶段,明确了不予批准的情形及相应处理方式以及办理承诺审批期限等相关内容。
据悉,2021年版的审批程序对比2019年版,主要变化体现在办理流程的调整优化及各环节办理任务的细化。首先将技术评估环节移到受理之后开展,避免以介入技术审查为由影响办理时限。其次将受理公示与技术评估环节由串联改为并联开展,进一步压缩了总办理时限。第三将按照上级部署,明确要求各级审批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加强对环评编制质量的监管,并对发现的编制质量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最后,明确了环评审查重点及不予批准的情形。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于2019年12月份印发了《青岛市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确定了三项重点改革任务,分别是对部分环境影响小的建设项目不纳入环评管理范围、开展“区域规划环评+告知承诺”改革以及零增地技改项目实施环评告知承诺改革,同步制定了《青岛市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项目目录(2019年版)》《青岛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重点行业名录(2019年版)》等配套文件。《实施方案》印发一年多来,全市共办理环评告知承诺审批900余件,全部在1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手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收获企业的一致好评。2020年,一汽解放年产10万辆商用车项目落地青岛,通过申请告知承诺政策,仅仅用了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据悉,如实施正常审批制,该项目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包括依法公示、技术评估、材料整改等时间)。从一个月到一天,企业可以提早开工建设投运,抢占市场先机。该项目在环评报告编制期间,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便介入服务,就产业政策、环保措施、污染物总量等问题主动提供业务指导,告知审批改革后的申报形式,确保企业快速顺利通过审批。
信网了解到,近期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豁免目录和告知承诺目录进行修订,修订原因有四点。2021年1月1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青岛市2019年版的豁免和告知承诺目录的内容与新发布的《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存在不一致的情形。其次青岛市环评改革2019年底实施以来,国家和省均陆续发布疫情期间环评改革措施,制定了国家级和省级的豁免目录和告知承诺目录,范围比青岛市2019年版规定的改革范围大。试行一年来,市生态环境局认为青岛市2019年版环评改革适用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
第三,自2020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加大环评编制质量监管力度,环评抽查复核比例从2019年的3%增加到2021年的29%。2020年至今,全市共抽查复核环评文件820余份,通报批评环评机构110余次、环评编制人员120余次,对机构及人员失信记分累积1150分。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扩大环评改革范围提供有力保障。四是考虑到“十四五”期间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指标也由原来的二氧化硫更换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VOCs治理目前已经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部分VOCs排放量较大的建设项目要严格审批把关,不再适用告知承诺,因此需要调整以前的改革适用范围,收紧VOCs产生量大的项目。
据悉,修订后的《青岛市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项目名录(2021年)》,明确环评管理豁免范围包括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等18个行业22小类建设项目,比2019版的9个行业有所扩大。需要强调的是,列入豁免管理的建设项目,不需要办理环评审批或备案手续,但不免除建设单位应当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省、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依法持证排污,并自觉接受日常监督管理。
修订后的《青岛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名录(2021年)》,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社会事业与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及管道运输业等23大类共计118小类建设项目。与2019年版对比,主要变化体现在名录形式的调整和适用范围的调整。
首先,调整告知承诺名录形式,由原来的负面清单调整为正面清单形式,方便建设单位查询。其次,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将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产业的报告表类项目纳入告知承诺审批范围,加大对高端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第三,明确了农业、社会事业与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等行业相关项目的告知承诺审批不受园区规划环评、零增地技改的条件限制,提高了告知承诺的适用性。四是加强重污染行业的管控,将VOCs排放量较大的项目、污染较重的项目移除试点范围,明确涉及电镀、化学镀、电解和阳极氧化工艺的项目以及产生一类污染物的项目不适用告知承诺制审批。
据悉,下一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围绕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断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方式,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做出“项目落地年”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信网记者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