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7月16日讯 5月22日,在长春路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件,受害者家属拒绝接受交警调解,准备对簿公堂,此案件转到了市北法院交通事故诉调工作室,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这一桩桩、一件件调解成功的案例背后,离不开市北区道交速裁团队的努力。2019年6月底正式成立并运行至今,他们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1655件,调解成功1205件。自开展学习党史教育以来,市北法院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事实”“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缓解“案多人少”,交通事故诉调工作室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市北区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多达上万起,而且数量在逐年攀升,通常市民发生交通事故后会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或者轻微的交通事故会选择快速理赔。
但是对责任认定理赔存有争议或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该如何解决,绝大多数市民还处于模糊状态。这时候,在交警对事故责任进行了认定和划分之后,受害者该通过何种途径能够及时快捷地得到赔偿?侵害方又该如何确定赔偿金额?这都是绝大多数百姓比较模糊的,也是在日常生活不常遇到的。市北法院交通事故诉调工作室的成立,就是为遇到交通事故的老百姓解决上述疑难问题。
据了解,2019年6月底市北法院交通事故诉调工作室在市北交警大队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行,在交警部门明确了责任划分并引导当事人来到诉调工作室之后,由调解员对交通事故的相关赔偿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给予当事人正确及时的指导。通过调解,将交通事故纠纷解决在诉前,缩短交通事故处理周期,减少当事人保护自身权益的诉讼成本,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切实为当事人提供便利服务。
法官倾注耐心,事故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请当事人双方进来!”7月13日上午,市北法院交通事故诉调工作室里团队成员和调解员正在进行调解。当天受理的是一桩已调解了3次的交通事故纠纷。今年5月24日,外卖小哥曹某某在送外卖的过程中,骑着电动车从长春路行驶到延吉路的时候,由于心急撞伤了八旬老人刘某,造成老人受伤,住院15天,老人出院后向外卖小哥曹某某索要赔偿金1万元。
事故双方因赔偿金额有争议,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经过调解员多次约谈双方当事人,认真对事故过程进行还原,对老人伤情进行询问,并与外卖小哥耐心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矛盾渐渐缓和。10多分钟后,双方签订赔偿协议,历经2个月之久的案件得以顺利结案。
而另一桩经调解员多次调解仍未成功的案件则转交到了法官陈晓艳手头上。陈晓艳是调解室的一名法官,2001年陈晓艳考入市北法院,民事审判理论功底深厚,业务经验丰富。对于矛盾纠纷,她总能在短时间内分析症结、厘清脉络,对于交通赔偿纠纷中的赔偿费用,她也能分条列项、精确计算。
陈晓艳要调解的这起案件是一起交通死亡赔偿案件,受害人是亲兄弟,5月兄弟俩的父亲刚刚因病去世,兄弟二人悲痛万分,没想到没过几个月,母亲又发生车祸当场死亡。交警、调解员、事故责任方多次联系兄弟二人希望予以调解,都被他俩拒之门外。陈晓艳接手案件之后仔细翻阅案卷,对症下药。一通通的电话,一次次的耐心开导,终于慢慢打开了兄弟二人的心结。不久前,他俩终于鼓起勇气来到调解室,在陈晓艳的陪同下与事故责任方沟通交流,经过3个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成功结案。
2019年6月底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行至今,市北法院交通事故诉调工作室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1655件,调解成功1205件。
调解也有“诀窍”,案件以类划分把握调解时机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事故发生初始是最佳调解时机,借助警力和保险公司的力量又可以缓解我们案多人少的状况。”法官陈晓艳告诉记者,他们将案件分为三大类,财产损害案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死亡、醉酒、逃逸以及责任未予划分类的案件,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极大地缩短了审理周期。
陈晓艳说:“调解省时省力,不伤和气,我们将调解贯穿始终,保全后立案前要调解,立案时调解,立案后调解,还不行的,案子到了我手中,也是先调解,实在调不成的才判决。作为一名法官,调解时不能偏向任何一方,一定要公平公正。”
市北法院交通事故诉调工作室只是市北法院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工作缩影,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市北法院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让司法不仅有力度,更要有温度,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讯员 张淦 信网记者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