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8日讯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如何推动这个生产力实现更好的发展?在本月初召开的济南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创新工作被放在首要位置进行部署。
根据会上公布的2022年济南市科技工作重点任务,济南将锚定“一个核心目标”,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此外,济南还将实施“五大提升行动”,提升创新平台引领、企业创新发展、高端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能力。
闪电新闻记者梳理发展,不仅在济南,山东多地均先后推出类似举措,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济宁市在最近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科技创新“1234”计划,提出聚焦“一个目标”,提升科技服务质效;绘制“两张图谱”,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打造“三个平台”,形成创新发展新动能;实施“四大行动”,壮大产业核心竞争力。
临沂市提出,将认真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各类政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着眼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急难愁盼”和创新需求,聚力“十个一批”创新重点,助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枣庄提出,今年将启动实施十大创新平台提能行动,高效运行鲁南科创联盟,扎实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枣庄分院、济南大学枣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建设,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关键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这其中,科技创新无疑是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强大引擎。
济南一位企业代表曾表示,“我们过去一直喊创新,但是到了经济主战场上,我们在技术方面被人卡脖子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创新。”“只有潜心下功夫研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抓住了机遇,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也成为山东人迫切谋求科技创新的一方缩影。
如何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人才是重要根基。要想撬动科技创新这个大杠杆,必须要将科技创新人才这个支点筑牢筑大。
上个月日照市召开的“创新兴市”动员大会,提出要着力在七个方面聚力突破,人才引育是其中重要一项。日照提出,将深入实施“日照英才”工程,坚持人才、项目、技术“三位一体”招引,努力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实际、企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做到广纳贤才、多维育才。
菏泽启动了一项名为“争做青年创新先锋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活动,重点面向青年科研人员、青年技能工人、青年经营管理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发明创造、青工“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创新实践活动,切实提高青年职工创新能力。
除了以人才为支撑,如何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推进科技创新也是山东多地探索的方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是最体现魄力的一项。
比如在临沂,今年市级科技投入再增长10%。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依据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幅度给予县区最高1000万元奖励。
比如在青岛,总规模4.45亿元的青岛科创母基金合作子基金日前落地青岛市城阳区,主投工业互联网领域。
比如在德州,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科技创新驱动财政专项资金,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山东各地的决策者们深知,要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就必须瞄准科技创新这个突破口,实质性推动各项具体工作全面起势、加快落地、早见成效。
实际上,山东也已经尝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无论是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力作,还是盛瑞传动自主研发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抑或是康平纳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开花结果,都是山东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的一方生动案例。
《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提出,山东将把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最可持续的能力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全领域全过程,力争到2025年,科技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可以想见,借助人才和科创的巨大力量,山东一众城市聚力的高质量发展将迎来更加蓬勃的新动能。
闪电新闻记者 贺晓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