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7月2日讯(见习记者 赵彦阅) 单个视频号阅读量过千万,多个视频号转发量破百万,海天中心与青岛地铁万屏联播……从6月18日晚8时首播到现在,由信网联合青岛国信传媒打造的《海天龙吟》成功“出圈”了。全网触达人群测算已突破三亿,网络热度不减。作为这部作品的创作团队负责人,青岛国信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祁文利分享了创作感受,他表示作品中的青岛元素、中国味道以及由此带给观众带来的共鸣,才是《海天龙吟》受欢迎的最主要因素。
“小I就是‘我’,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
《海天龙吟》是国信传媒打造的第三个海天系列作品。2020年6月,为了纪念海天中心拔地而起,国信传媒创作了城市宣传片《海天》,播放量和关注度堪比在网上引起热议的《后浪》。一年后,国信传媒拍摄了微电影《海天崛起》,这部作品拿下了有“中国广告影视奥斯卡”之称的金狮奖。作为“海天三部曲”的压轴之作,同时又是献礼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和庆祝海天中心运营启幕一周年的作品,整个团队都感受到了压力。
有了前两部“珠玉在前”,集团又要求“一定要出彩”,祁文利和团队在“出彩”两个字上动了很多脑筋。如何由“小我”升华成“大我”?如何由点及面层层递进,把梦想层层铺开,展开宏大叙事?
在绞尽脑汁的苦思和一次次的观点碰撞中,卡通人“小I”的形象渐渐浮出水面。“I在英文里是‘我’的意思,我们希望每一个看到这部作品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小I顺着海天中心的高楼向上爬,会让人想到了曾在海天中心举办的垂直马拉松比赛;小I会扣篮,会让人想到了取得过优异成绩的国信海天篮球俱乐部;小I从高处跃入水中,会让人想到了曾在国信体育场举办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祁文利说,小I可以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有梦想、有追求、勇攀高峰的人,“首播之后我在网上看到很多视频,镜头对准的是在现场观看的观众,那一刻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作品的主角。正如《海天龙吟》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一个细微动作都能争半天,文化加技术成就作品”
除了小I这个主角,《海天龙吟》里精彩的特效也让观众啧啧称赞。九天揽月的气势,入海弄潮的澎湃,千帆竞发的刺激都让人印象深刻。“我简直不敢想象,这特效做的太逼真了,看到金龙腾飞地时候可以说是热泪盈眶,一股民族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在视频下方,信网看到了许多类似的评论,《海天龙吟》的“炫技”成为这部作品的另一个亮点。
区别于其他单一的灯光秀,这部作品融入了创新的元宇宙概念和MR思维,采用了‘双模互动’的表现形式,把海天实体灯光秀的品牌效应和AR灯光秀的震撼效果熔于一炉,很多场景都是取真景,甚至连观众都是真人参与。而正是有了真实的“现实基础”,才能进一步通过技术手段把文化创意和科技表现能力融入进去,完成这部“浮山湾楼体现实灯光秀+手机端AR灯光秀”。
“按照正常的创作时间看,这样一场灯光秀起码得有好几个月的准备时间,但当时留给我们的只有半个多月。那段时间我们满脑子都是3D小I、金色巨龙和画面中的各种细节,整个团队经常为了一个细微动作和画面质感争论到面红耳赤。”国信传媒设计总监马珂说,整个制作团队有三十多人,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把原本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压缩到了半个月之内,整个团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其实每一个激动人心的作品背后都是无数煎熬,谁都想象不到我经历了什么。”提供技术支持的主要参与方、仁甲看见负责人卢晖直接表示,这是他迄今为止参与的难度最大、时间最紧张的项目。
“中国味道才是魅力关键,精神力量才能让观众有共鸣”
从6月18日首播到现在,《海天龙吟》全网触达人群测算已突破三亿,网络热度持续走高。除了在各大网络平台热播外,青铁商业和海天中心大屏也已开始长达一个月的高频次联播,这无疑将再掀起一拨浪潮。“我们相信,通过我们覆盖站台、站厅、车厢内全空间、覆盖地铁运行全天候、日客流量80万+的独家渠道,这部青岛制造的文创精品一定会再掀热潮。”据青铁商业负责人介绍,本次视频在已开通的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8号线、11号线、13号线的地铁PIS上广泛推广;地铁PIS电视的总屏幕数9246块,统一信号、同时播出、同时送达,覆盖市南、市北、崂山、西海岸、城阳、胶州、即墨七大行政区。
沉浸式的观赏体验和高水平的技术加持固然是这部作品“出圈”的原因,但细究下来,《海天龙吟》的“中国味儿”才是它最有魅力的地方。
据介绍,《海天龙吟》共由三大篇章构成。“沧海横流,无问西东远”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与海天中心连接城市的过去与未来相结合,“乘风破浪,海天崛起”则将人与企业、城市与国家紧密联系,突出了勇立潮头、蒸蒸日上的精神内涵,而到了“追求卓越,扶摇九天”这一篇章,则着力凸显不懈奋斗的城市精神和时代精神。祁文利认为,这种内涵丰富的中国味道是这部作品受到欢迎和认可的最根本原因,再通过以层层推进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海天企业文化与担当、青岛的城市形象与精神,才能让观众有共鸣、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