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2月19日讯(记者 赵彦阅)做大老年人健身空间的增量、做好适老化公共健身空间改造存量、做新老年人智慧化空间试点……在城市更新中打造老年人的健身空间,是青岛市政协委员丛锦松在青岛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的提案内容。“关于在城市更新中打造老年人健身空间的提案”也成为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中的优秀提案。
丛锦松委员的提案得到了青岛市体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个部门的重视并积极推动办理。如今,越来越多的建设路径铺设到了居民家门口,各种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健身器械也多了起来,“银发族”有了更方便和舒适的健身方式。
市政协委员关注“银发族”健身需求
“老人和孩子是社会温暖的最直接的体现。”说到在青岛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的提案,丛锦松告诉信网,青岛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住人口数量约200多万,每年有5万多人口进入老龄化,养老需求很大,虽然市里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给中老年人生活便利和服务保障,但是目前青岛在老年人体育健身空间的建设方面跟上海等城市还有这较大的差距,还没有打造适合老年人群的健身空间。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连锁健身房的主要受众都是针对年轻人的,老年人大多都有一些慢性病、基础病,如果能为老年人打造专门的‘银发健身房’,提供适合老年人运动锻炼的器材,那么老年人的健身效果好了,个人医疗费用的支出也会普遍减少。”
引入新业态 “他山之石”也可借鉴
做大老年人健身空间的增量、做好适老化公共健身空间改造存量、做新老年人智慧化空间试点的想法并不是突然在丛锦松心中迸发出来的。“我本身就喜欢运动,再加上家里父母岁数也大了,从一两年前去上海出差工作的时候就开始对大城市老年人的健身空间情况进行调研。”
所有的器材均为老年人定制的适老化器材,有氧心肺、体质检测、微循环促进等功能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慢病运动干预、科学指导等服务,月卡价格不足百元……在上海看到为老年人打造的多处“银发健身房”时候,丛锦松萌生了将上海成功的经验借鉴到青岛来,打造老年人智慧化健身空间试点。“随着新一代老年人群健身意识和运动需求的提升,除了上海外,南京、长沙等地也开始学习复制这种新业态。”
多部门同行动 老年人喜爱的健身器械越来越多
虽然丛锦松的建议主要关注点是在健身上,但要打造适合“银发族”的健身空间,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支持。
例如,青岛市体育局根据不同地区老年人口规模和健身锻炼需求,持续优化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的空间布局,并结合今年市山头公园整治和口袋公园建设,推进健身步道、体医体养为主要功能的社区健身中心等场地设施建设。鼓励街道和社区利用闲置场地和房屋,因地制宜布局健身器械、门球场等老年人健身活动场地,打造适合老年人、面向老年人的便捷健身场地设施。
“在建设适老化健身路时,我们也结合老年人的习惯和特点,配建体验性好、安全系数高、适合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器材和设施,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老年人运动器材上的应用。”市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除此,市体育局还通过体医融合、完善社区养老健身服务、加大对老年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等,进一步助力健康老龄化。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答复了丛锦松委员的提案,并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采用多种方式保障体育设施用地,以微更新理念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公共健身空间改造,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捷、安全的健身活动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区里多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天气好的时候也常常能看到老人们在一起打门球、练太极,颐养天年和安享晚年有了更丰富的场景——这不仅是给予政协委员提案的回复,更是对千万市民所关注的民生事的积极回应。
关于在城市更新中打造老年人健身空间的提案
提案人:丛锦松
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速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1月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重要文件,积极规划发展老龄事业。青岛市是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截止目前,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住人口数量约200多万,每年有5万多人口进入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加大。
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多种政策措施为中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和服务保障,但是在老年人体育健身空间的建设方面和上海等城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没有打造适合老年人群的健身空间,亟需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源多方关注、统筹谋划,在目前青岛市的城市更新中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积极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健身空间,提升健身设施的适老化程度,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多功能健身场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健康老龄化。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做大老年人健身空间建设增量
对于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规定配建社区健身设施,建议要适当安排老年人健身空间,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在养老设施规划建设中,要严格落实《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要安排充足的老年人健身空间。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社区健身设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益事业设施用地等,扩大老年人健身空间的建设;在不违反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建议以租赁供地或与具有相容性用途土地产权人达成使用协议供地的方式,来保障老年人的社区健身设施供地。
(二)做好适老化公共健身空间改造存量
对目前我市已有的公共健身空间,建议要兼顾老年人的需求,参照国家现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适老化改造工程。建议启动先行先试样板引路的方式,由有条件的区市进行试点,在老年人健身出行空间范围内的步道、绿地、公共建筑等区域内落实无障碍设计,在公共厕所、浴室、机动车停车位、楼梯电梯、标识系统等方面增加适老化的基本设施,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健身空间,更好满足老龄化人群的健身需求。
(三)做新老年人智慧化健身空间试点
建议将智慧健身设施融入智慧城市发展,逐步建立健身设施科技创新平台和健身指导平台建设,提升健身俱乐部智慧化服务水平。在老年人健身方面,建议打造融体质测试、基础健康检测、科学健身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训练、健康知识普及和休闲社交等“一站式”老年人运动康养服务健身空间试点。可借鉴上海市打造的多处“银发健身房”的成功经验,所有的器材均是为老人定制的适老化器材,有氧心肺、体质检测、微循环促进等功能区,为老年人提供慢病运动干预、科学指导等服务,月卡不足百元,健身效果明显,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普遍减少。目前,随着新一代老年人群健身意识和运动需求的提升,除上海外,南京、长沙等地也开始学习、复制这种新业态,未来的客户数量和市场潜力庞大。
(四)做多老年人健身空间资金保障渠道
建议政府加大对老年人健身设施建设的财政预算投入力度,可采取试点2-3处列入市办实事项目,形成好的模式后再扩大建设范围。在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建议政府出台扶持引导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发行债券、体育基金等多种模式推动健身设施建设发展,拓宽社会资金对老年人健身事业的投入,体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政策红利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