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2月28日讯(通讯员 孔宪涛 冯志 记者 郑倩楠)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山东省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青岛市崂山茶文化、胶州大白菜栽培系统、城阳少山红杏栽培系统3个项目上榜,全省18个项目青岛占得3席,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其中,城阳少山红杏栽培系统列入山东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确立全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部署要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涵养培植农业文化遗产,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青岛市依托青岛农业文化遗产地特色资源禀赋,围绕文化挖掘、遗产宣传、品牌建设、农旅结合等方面,成立保护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制定保护规划和政策,建立市级优秀农耕文化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家库,开展中华文化体验旅游廊道农业农村资源摸底调查,上报全省沿黄渤海文化廊道和齐长城文化廊道点位69个。
建成农耕文化馆,举办农耕文化艺术节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掘与利用主题活动,充分挖掘丰富、传承弘扬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在改善生态环境、传承农耕文化、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莱西市吕剧说唱《一粒米》作为山东省唯一剧目,晋京参加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展演。
据介绍,这次青岛市入选的3项农业文化遗产各具特色,青岛崂山茶文化系统由“双适区田”栽培模式、“山海茶园”文旅、越冬防护栽培模式、崂山茶制茶工艺、崂山茶道等核心元素构成,兼具地域特色和技法工艺,糅合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同时凸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文明建设,截至目前,崂山茶种植2万余亩,年产值6亿元,区域品牌价值14.64亿元,崂山龙须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胶州大白菜栽培系统是独具胶州特色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目前已有上千年栽培历史,被尊称为“唐菜”,1875年东京世界博览会获得金奖,曾经作为毛主席赠送斯大林的生日贺礼,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
目前,青岛市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量35万吨,年产值3亿多元;精深加工产品年产值13.5亿元,远销1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2.07亿美元。城阳少山红杏栽培系统以适应崂山山麓以沙粘土土壤为主,以多品种红杏为主的兼顾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关爷脸、崂山红杏、大麦黄、扁杏、佐氏五个品种少山红杏入选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库,种植总面积2000余亩,其中百年以上古树200余棵,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和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
据了解,全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对照“具有传承发展优秀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具有明确的核心保护要素和核心保护区域、具有特色鲜明的传统农业产业和知识技术体系、具有以农业为基础的乡土文化传统和农业生态景观、存在消亡的风险、当地农民群众具有较强的保护传承意识”等方面申报条件,按照县级申报、市级推荐、省级筛选的程序推荐,青岛市7个涉农区市共申报项目16个,青岛市推荐崂山茶文化等5个项目申报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最终3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并择优向农业农村部报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