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医生为患者检查。(来源: 信网 首席记者 丛黎 摄)
信网1月20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近期,城阳区人民医院为能够保障患者就医通畅,很多医护人员一人承担着几个人的工作量。随着康复医护人员陆续返岗,人员不足情况有所缓解,可高强度,轮轴转的工作状态仍是近期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
在内分泌科病区里,住院的患者已满床,糖尿病、甲亢等病症更是经不起新冠感染的交织,在巨大诊疗压力下,虽然内分泌科的医生大部分发着高烧,但大家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带病坚持工作。主治医师王鹏发烧超39度,吃了退烧药,还没等退烧就又奔向了病房,47张床位早已饱和,重症患者数量的不断攀升,作为医生,他与时间赛跑,抢救着一位又一位危重症患者。“这些患者大部分的病症都是肺炎,呼吸衰竭诱发的糖尿病及甲亢急性并发症,有些患者送来的时候血氧饱和度只有80%,且都是高龄老人。”王鹏介绍,近期,随着住院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床位一直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为了缓解这一情况,除了日常诊疗工作,他还会通过电话和患者家属沟通,解答疑问并给出专业指导意见,这样一来,既可以省去轻症患者来院就医的麻烦,又可以把床位留给急危重患者。
“白天主要是医院诊疗工作为主,有时候接到患者家属的电话可能无法说得很详细,一有空闲或者晚上下班我就会给他们回过去,具体解答他们的一些疑问并告诉他们如何用药,家属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正是这种关键时刻,他们更需要专业医生的建议,我们更希望能够竭尽全力,帮到更多的患者。”王鹏说。
王会宇医生和同事对接患者情况。(来源:信网 首席记者 丛黎 摄)
“原本想着可能会挺进‘决赛圈’,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能躲过。”相对于第一波“中招”的同事们,来自肿瘤科的主治医师王会宇可谓是目送着一位位同事“倒下”后,他独自承担起肿瘤门诊、放疗门诊工作,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让他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我是晚一些才感染的,感染的过程中也没有休息,本来科室人手就不够,我如果再倒下,就真的没有大夫了,那患者怎么办,所以也就硬挺过来了。”王会宇说,他们的科室患者大多以老年人为主,本身病情就相对严重,且还需要定期进行放疗和化疗,一旦中断治疗或者被感染,情况将会更加棘手,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能做的只有拼进全力,守护好这些情况“特殊”的患者。
封海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 (来源: 信网 首席记者 丛黎 摄)
封海是城阳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手足外科)一名90后的主治医师,见到他时,他正在为一位急诊患者处理伤口,再一次联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当时已经发烧近39℃的他语气中充满着疲惫和无力。“反复发烧已经有几天了,都是低烧,刚才又烧起来了,下班回来赶紧睡一觉。”封海说,前几天他所在的科室同事们已经“全军覆没”,创伤骨科(手足外科)虽不似急诊、发热门诊就诊量那么大,可面临的问题是在患者就诊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却越来越少,大家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工作量不断增大。
近期,医院的就诊量不断攀升,医护人员克服身体的不适,依旧坚持在岗。封海说,他和其他城医人一样,都想着再多坚持一会儿,帮助更多的患者看诊,而且从患者角度想,看到有医生在,他们才会安心,才会踏实。
黄浩然医生在门诊坐诊, (来源: 信网 首席记者 丛黎 摄)
在城阳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刚忙完手术的黄浩然已经筋疲力竭。前几天科室原本7个医生,中招后只剩下四个医生来上班,他既要值夜班又需要白天在病房上班。黄浩然是城阳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一名主治医师,看着身边同事一个个“倒下”,原本的轮值也彻底被“打乱”,面对人员不足,他主动请缨,值班、坐诊、病房、手术忙个不停。
作为“天选打工人”的黄浩然就在几天前打破了自己的值班记录,“20号那天我值完夜班,原本是另一个同事的班,没想到他也发烧了,我就接着值了白班,然后又和主任一起做了两台手术,连续工作了近60个小时,也是我从业以来的第一次。”黄浩然回忆着这段令他难忘的经历。
黄浩然的爱人是城阳区人民医院影像科的一位医生,同为医护人员的两人由于工作及疫情等原因,已经很久没有见面,年仅一岁多的孩子只能交由老人照顾。“心酸是肯定有的,但这就是工作,所有的困难还是要尽一切办法克服。”黄浩然说。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尽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通畅是大家的一致信念,不管身在哪个科室,在这场艰难且关键的时刻,他们如勇士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