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高薪工作变成入不敷出 团伙诈骗求职者使其知难而退

时间:2023-05-25

犯罪嫌疑人接受警方审讯(来源: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

犯罪嫌疑人接受警方审讯(来源: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

信网5月24日讯 (通讯员 王洪亮 记者 陆彦蓉)今年以来,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自觉把公安工作置于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局中谋划推动,聚焦主业主责始终保持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立起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安之盾。自4月中旬起,李沧公安分局楼山派出所会同分局刑警大队等部门,迎难而上、抽丝剥茧、深挖细凿,成功打掉一个以招聘名义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涉案嫌疑人十余人,有力净化了招工用工环境,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战果。

民警火眼金睛揭开“案中案”

今年4月中旬,李沧分局南渠治安检查站在例行检查中查获一可疑福特轿车,车内一男一女两名乘客携带大量的公司用章和招工用人合同,上报后,李沧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指令楼山派出所会同刑警大队开展落地调查,派出所副所长任月坤立即带领警力介入。

在大量的印章和合同面前,面对民警的询问,今年32岁的山东菏泽青年王某和青岛本地女子刘某均声称自己从事用工招聘生意,公司印章和用工合同都是正规注册和签订。面对众多疑点,办案民警对王某等注册的公司进行侦查,对应聘人员进行回访调查。通过沿线拓展和快速取证,终于发现了王某等人所谓“招聘”的真实目的。

二人供述当天驾驶车辆从市区前往城阳准备进行的用工招聘,实际上是精心布局策划的诈骗活动,之前所成立的公司、签订的合同都是其诈骗活动的掩饰,至5月份已累计诈骗求职务工群众30余名,涉案金额达40余万元。此后办案民警进一步工作后,又将另外9名涉嫌诈骗嫌疑人成功抓获归案。

从招聘到离职全是套路

经审讯,王某东等11名嫌疑人对采取网络邀聘、面试验人、分流送人的“一条龙”诈骗行为供认不讳。据涉案嫌疑人供述,该团伙的作案手法就是引诱上钩、被迫脱钩的“套路”,其先是注册多家公司,然后发布大量的招聘信息,在求职者缴纳费用应聘上岗后再通过设置重重阻碍的形式迫使求职者主动放弃。而让求职者没想到的是,所谓的招聘单位、培训单位再到用工单位,都是王某东等人精心布局的诈骗团伙。

通过民警的大量走访调查发现,此案中的受害者多是毕业学生、外来务工人员,以王某为首的该诈骗团伙利用的就是这些求职责急于谋职的心态,假以高薪待遇为诱饵骗取求职者不菲的中介费、面试费、服装费等费用,待投入工作后所谓的“用人单位”又故意设置障碍、制造纠纷迫使求职者知难而退,最终落的工作、钱财“两空空”。

据本案受害人韩女士称,自己满以为在缴纳中介、服务等各类费用后可以获得相对丰厚的收入,可上岗后却发现他要接送的“老总”竟然居住在胶州,我不仅要每天在市区胶州之间来回往返,而且过路过桥、加油费等都是自己负责,满心期待的高收入竟然变成了“入不敷出”,最终因无法履行合同而自行放弃,之前缴纳的各种费用更是“肉包打狗一去不返”。而让受害人韩女士想不到的是,他工作上的“老板”其实是王某的同伙,彼此串通、沆瀣一气。

缜密调查迎难而上

民警通过审讯掌握,王某等人的诈骗勾当,深深的隐藏在了看似合法的包装和运作下。如果就单人单个案例剖析的话,求职者个人的遭遇会造成一种经济纠纷、合同纠纷等假象,而且很多求职者都没有意识到上当受骗,反而产生了自我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履职的错觉而自我否定,甚至出现了多次上当、重复上当的情况,而这也是王某东等人屡试不爽、敢于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

在本案侦办中,副所长任月坤并没有将思路和目光局限在所谓的经济纠纷上,而是带领办案民警周密制定了侦办措施,明确分工任务,广泛走访调查取证,在王某东等嫌疑人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诈骗布局中迎难而上、抽丝剥茧、深挖细凿,一步步撕开了王某东等人的伪装,揭开了诈骗团伙的“真容”。

警方提醒:通过本案的破获,民警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被网络社交媒体上不切实际的招工信息和街头的小广告所迷惑。虚假的招工信息,往往以优厚的待遇和工资报酬诱惑急于找工作的求职者,一旦轻信,便有可能掉进骗局,提醒大家对这类“充满诱人”的招工信息要慎之又慎。找工作要到有营业执照的、正规的劳务市场或规模性的官方招聘网站去求职,同时不要相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要特别注意将从事工作的各项要求和考核都应该落在书面上。一旦遇到需要交“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报警,防止被骗。

  • 上一篇:青岛即墨区移风店镇葡萄迎丰收 亩产达4000斤以上
  • 下一篇:双子星城延期交房 住建局督促开发商加快进度做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