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暖人心,面向发展抓项目,文化交融促和谐。我省300多名援疆干部人才在新疆昌吉州种下友谊之树、希望之树、永久之树,为我省第三批援疆工作画下圆满句号。
民生是一首温暖人心的主旋律
“其实没那么高大上,就是想着能救活一条命,就决不轻言放弃;能多传授一点医道,就竭尽所能多传授一点。”“选择二次援疆,就是觉得这里需要我。”
说这番话的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焱。她的无私奉献,使得兵团六师医院的危重病患者抢救成功率,从不足60%上升到80%以上。
昌吉州每天都演绎着山西援疆医生、教师等干部人才群体这样或那样的感人故事。正是因为有一批像郭焱一样的援疆干部人才,我省的民生援疆、惠民暖心项目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80%以上的援疆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和基础建设。2017年,援疆资金2.51亿元,包括支持教育、促进就业、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推进产业发展、干部人才培养、推进交流交往、基层阵地及维稳戍边能力建设等八大类工程。
阜康市以项目带动扶贫,建起2个农产品展销店。组织上千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使贫困人口技能得到提高、生活得到保障。
12师222团派出骨干到长治市挂职学习食用菌栽培等多项技能,先后建起5座食用菌种植大棚和1座机械化食用菌种植厂房,20名职工实现年人均增收8000元。投入450万元,建设9个基层连队农产品晾晒及筛选场地,改善了团场农业生产条件。
投入510万元用于阜康市、六师和12师222团贫困家庭大学生赴内地就读补助。新建1所双语幼儿园、2个标准运动场。投入1150万元改善六师团场教学楼及基础设施。
深入推进“组团式”教育援疆,在昌吉州三中成功开办“山西班”。开启1+N教育援疆模式,成功尝试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柔性教学人才援疆。
在31名计划内教师援疆基础上,增派176名计划外教师解决六师团场师资紧缺困难。
我省名校同受援地4所学校、幼儿园新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协调落实“万名教师支教”山西行动,先期选派11名教师支持六师五家渠市高中。实施了晋疆两地教育教学交流项目,共6批108人次参与。
开展“互联网+爱心助学”活动,为受援地群众捐赠图书3万余册、学习用品300套。创新实施了职校结对帮扶工程,提升了受援地三所职业学校办学实习实训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继续扩大“组团式”医疗援疆效应,开启了以临床诊疗+疾病预防+人才培养+科学管理等多层次合作模式,打好“组团式”医疗援疆组合拳。
积极协调联系山西大医院,在网上开通“阜康直达车”绿色救治通道。组团开展义诊活动,诊治超过1000人次。
同受援医院签订“师带徒”协议,努力实现援助一批人才,带出一批人才。
为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条件,涉及道路、供暖、饮水、养老、医院等11项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成。
对昌吉州人民医院儿科、六师医院口腔科、五家渠妇幼保健院项目、12师222团医院中医门诊等提供医疗技术支持。
过去一年来,仅山西省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卫计委、教育及公检法等系统就捐赠1000万元的办公用品、医疗器械、健身器材、文化用品等物资,举办了15场次专题讲座培训。
全面实施的就业与产业、教育与人才、基层与基础(三位一体),援助方总动员、受援地全覆盖(两地统筹)的援疆战略,创新实施的计划内和计划外援疆、援助计划和受援计划、政府援助和社会援助、无偿援助与互利共赢四维模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援疆大格局和援疆热潮。
从巍巍太行山到莽莽昆仑山,丛山叠岭隔不断晋疆两地世世代代的深情厚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援疆已融入山西省3600万人民心中,从政府部门到民间团体,从省级机构到县乡社区,从集体到个体,兴疆稳边行动已汇聚成一首交响曲、大合唱,3600万人共同谱写着、弹奏着、传唱着……
发展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你怎么背个大包像商贩一样参加项目推介会?”这是太原市龙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志强在北京组织一个大型项目推介会时,朋友跟他开的玩笑。
援疆以来,引资招商已成为郭志强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时留心动态,处处捕捉商情。两年来,郭志强已引来全国各地3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青湖经济开发区101团,签约额达数亿元。
援疆就是要扶持受援地发展,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壮大。我省援疆前方指挥部重点围绕受援地煤电、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共接洽38家企业,32个项目签订投资意向书,总投资近212亿元,涉及煤电煤化工、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化工和现代服务等行业。
援疆到第七个年头,为了凝聚更多智慧,汇集更优产业助力援疆,2017年12月24日,山西援疆前指组织召开第二届产业援疆论坛,123家企业参加,现场签订14个产业援疆项目。
深化拓展同兵团第六师14个团场帮扶模式,并积极推动全省11个市同阜康天池管委会、乡镇签订友好结对协议,畅通晋疆两地交流交往交融渠道。
阜康市阜新街道办、三工河乡与吕梁市、临汾市结成对口帮扶关系,阜康产业园与太原市实现有效对接。前后方密切配合、高效联动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投入援疆资金444万元在12师222团新建职工“双创基地”。
山西援疆项目清华大学“科创慧谷(新疆)科技园”项目,被评为兵团级“众创空间”,六师大学生孵化器项目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从绵绵的汾河到滚滚伊犁河,江河湖海隔不断晋疆两地祖祖辈辈相亲相融、血浓于水的感情纽带,双方源远流长的友谊还将继续滚滚向前,绵绵不绝……
和谐是一曲常唱常新的组歌
山西援疆前指以定制式文化援疆为抓手,综合运用各种文化力量培植晋疆两地共有精神家园,助推受援地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体系。
省文化厅组织文艺精品《布衣于成龙》《日昇昌票号》进疆巡演14场,在受援地引起强烈反响;晋疆两地非物质文化展演区域联动,展出近百幅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心连心、根连根,喜迎十九大”晋疆书画名家交流,我省书画名家赴疆进行采风、交流;帮助六师拍摄的话剧《沙枣树》,入选文化部2017年度“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重点原创剧目专家支持项目”……一系列文化援疆项目推动着晋疆的交往交流交融。
我省援疆干部人才关注受援地群众所想所需,认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121名援疆干部人才实现了结对认亲全覆盖。积极鼓励和支持援疆干部人才争当民族团结典范,主动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活动,援疆干部人才与结亲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他们与各族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推动与各民族群众的真诚交往、真情交流、真心交融,将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工作学习中,使援疆工作见物更见人。
指挥部把提升维稳戍边能力水平纳入援疆工作范畴,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选派4名公安、安全人员进疆工作;主动联系山西警官学院,组织动员应届毕业生参与阜康协警招录考试,选聘近百人,为昌吉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维稳队伍。
六师与太原市公安局签订警务合作协议,为六师培训三期民警90余人;研究实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工作联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加强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务工、经商、上学服务管理工作。全力助推兵团提升人口聚集效应,积极支持兵团维稳戍边能力建设,在六师实施2项维稳戍边能力建设,投入援疆资金1500万元。
一年来,全体援疆干部人才自觉肩负起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排头兵使命,永当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治疆方略的坚定执行者,以实际行动融入当地,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得到了受援单位和各族群众的广泛认可。
从三晋大地到天山北麓,晋疆两地世代播下的友谊种子正在发芽、抽穗、开花、结果。特别是纳入国家援疆战略决策以来,两地文化、经济互动交流活动更加频繁多元。晋疆两地已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密无间的全天候朋友。
人勤春来早。3月3日,我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组织召开返疆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大会,为新一年的援疆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并号召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克服疲劳、振奋精神,发挥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开创山西援疆工作新局面。
本报记者 韩建平 本报通讯员 曾勇 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