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梅正在专注地刺绣。
《清明上河图》绣品(部分)。
忻州退休女工绣出30米长、27公斤重《清明上河图》,绣断近270根银针
本报讯(记者杨文俊)层次分明的远山树景、栩栩如生的亭榭瓦砾、活灵活现的市井生活……我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一番盛世图景,在针线迂回之间,跃然呈现在一幅长30米、宽0.84米的绣布之上。这幅《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是60岁的忻州退休女工赵冬梅耗时近八年,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3月29日,记者前往赵冬梅家中,因为闻讯观赏的左邻右舍太多,素色的绣布边已经染上纤尘,目前她已不轻易展示。得知采访目的,她小心翼翼地从柜中抱出重达27公斤的《清明上河图》,和记者分享了这幅作品的创作历程。
赵冬梅出生于刺绣家庭,从小热爱女红。2009年从忻州纺织品公司退休,她重新拿起手中的银针,决心挑战十字绣《清明上河图》。2010年,她从网上花5500元买回整套绣图配件,70公斤的重量,光是线就有100多种颜色,还有14本说明书,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开始了这项浩大的工程。按照样图,赵冬梅一页页、一针针地在绣布上还原,平均每天绣图近10个小时。同年,她的外孙出生,小家伙便与《清明上河图》一起成长,如今已上小学。因为母亲在海南居住,她每年拿着绣图去照顾母亲,甚至压坏了一个特大号的行李箱。赵冬梅说,绣图技术含量并不高,关键在坚持,更是要为孩子做个榜样。
“最难绣的是擂台和桥上,因为人多,动作还不一样。”赵冬梅告诉记者,整幅画卷有800多个人物,景观部分要求色彩渐变,有的树就有7种颜色。令她骄傲的是,凭借细致和经验,整个绣图下来从一而终,没有绣错一针,拆过一线。今年3月20日,随着最后一针穿过绣布,整个绣图宣告结束,历时近八年,为此绣断近270根银针,右手中指甚至被线捋出深深的凹线,双手更是伤痕累累。触摸着绣品上的风光,赵冬梅说,用针用线刺出的图景,是有感情的。在她的微信朋友圈签名上写着: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绣出《清明上河图》。
朗月昏灯下一针一线的韵律,晨曦暮霭中飞针走线不变的姿势,在轻针弱线一托一举中,不可思议地成就了这一愿景。谈及未来的打算,赵冬梅说,先休息一段时间,养养身体,接下来她想再绣一幅展现新时代生活的绣品,作为老党员,争取能给党的100岁生日献上自己的礼物。
本报通讯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