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工正在高速路排水沟内捡拾垃圾。
“忻州南高速大盂段排水沟里,每隔十余米,就放着一个垃圾袋;大盂收费站出口,一辆辆货车排队等候出高速,不远处,穿着黄色衣衫的养护工捡拾着路边的垃圾。”这是忻州南高速大盂管理处董彦斌书记近日发在朋友圈里的两张照片。
原来,近半个多月来,国道临时管控,大货车上了高速,一时间车流量骤增,高速出入口处经常堵车。车流通过后,留下一地垃圾,以方便面盒、饮料瓶、快餐盒、纸巾盒、烟盒、塑料袋为主。
以往,养护工一周捡拾一次高速路上的垃圾。现在每天都能捡拾三四十袋垃圾,超过以往一周的垃圾量。
管控解除后,车流量已恢复平时水平,但还有大量残余垃圾
4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大盂收费站出口,忻州南高速大盂段养护工区主任曹勇和助理刘利军告诉记者,从3月中旬开始,国道对大货车进行管控,大货车都走了高速,一时间车辆骤增,导致收费站出入口大货车排起了长队,有时能排到两公里开外。不过,国道上的管控在4月1日零时已解除,现在高速上车流量已恢复正常,但还有残余的大量垃圾。
在去往养护工作业的途中,曹勇说,养护工的工作除了捡拾垃圾外,还要负责忻州南高速大盂段全长48公里路段上的绿化、路面裂缝维护、交通设施修复、排水设施疏通等工作。
在路过马坡头公路桥时,记者看到路边设起了隔离墩,身着黄色衣衫的养护工们,正用手里的工具干着活。“这是桥梁的伸缩缝,要把缝隙里的杂物清理干净,保障桥梁安全。”刘利军走到一名养护工身旁,告诉记者,这位养护工正在清理桥梁的泄水孔。记者看到,他用工具清理垃圾,着急了直接就用手去挖泄水孔里的垃圾。据介绍,这座桥全长40余米,有两道伸缩缝隙和十六七个泄水孔,4名养护工要清理半个多小时。
对于朋友圈中的两张照片,刘利军很有感触,他说,一堵车,大货车上的人就会把车里的垃圾扔出来,路上的垃圾一下就多了。“以前,我们的养护工每周清理一次路面垃圾,现在得天天清理。”
养护工区主任呼吁司机和乘车人员不要在高速路上乱扔垃圾
记者看到排水沟每隔十余米就放着一个扎住口的垃圾袋,3名养护工正弯腰在排水沟里捡垃圾。刘利军说,国道管控期间,他们每天都能捡拾三四十袋垃圾,相当于以往一周的垃圾量。
3名养护工中,年龄较大的杨国成已经56岁了,他从1998年就开始在忻州南高速大盂段当养护工,每天下班回到家就觉得腰疼。“我就想不通,司乘人员为啥要随手扔垃圾,不能在车里放个垃圾袋。”对于随手扔垃圾的行为,杨国成看不惯更想不通。
“一是不美观,二是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有风,把塑料布刮到过往行驶车辆的车窗上,容易发生事故。”曹勇说,养护工们在高速路上捡拾垃圾,其实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他呼吁开车上高速的司机以及乘车人员不要把垃圾扔出窗外,既破坏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影响后方车辆的行车安全。他希望大家都能文明行车,给自己也给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
本报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慈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