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正在进行雕刻。 本报通讯员摄
4月8日,武乡县韩北乡固村有些清冷,车子兜兜转转,终于缓缓地停在了一处农家院落门前。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靠近西墙角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根,东面的一眼窑洞便是我们的主人公杨光的创作室。
杨光,30岁,排行老三。打小,杨光便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只能靠眼睛、靠双手感知人生。父亲杨保红说,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几代人以种田为生。前两年,杨光母亲劳累成疾,需长期服药,一家人全靠杨保红干点木工活维持生计。因为先天残疾,杨光从未上过一天学,每天跟着父亲,学着父亲的样子在木头上雕呀划呀。起初,家里人也没在意,日子久了,竟然发现他雕得有模有样。父亲开始培养他的兴趣,时不时地从山上挖一些树根回来。日渐懂事的杨光,从父母放光的眼神里读懂了他们的希望,也逐渐喜欢上了雕刻这门艺术。
2013年秋天,25岁的杨光花费近半年的时间雕刻了一件36厘米高的写意艺术品。看着儿子期待的目光,杨保红拉起杨光,背着作品走了5公里山路,又转乘客车来到了县城广场,打起了招牌叫卖。临近中午,终于有一人停在了他们面前,最终以6400元的价格交易。
6400元!25岁的杨光“咿咿呀呀”叫着,当街抱着父亲喜极而泣。可是,他们没舍得买饭吃,乘车又返回了家。从此,杨光常常一个人带着干粮,带着工具,进山里取材。有时为取得一块好材质,杨光会一连好几天不回家,露宿山中,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山泉水。就这样,杨光在不断的取材—雕刻—再取材—再雕刻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名气”。一些客户慕名前来,生活在杨光的努力下渐渐好起来。
2014年7月,杨光的雕刻事业刚刚起步时,突如其来的一场洪水,将他家的三眼窑洞冲毁了,连同他的雕刻成品、半成品、材质、工具等全部冲毁了……当时,杨光和他的家人急得团团转。没办法,他们只好暂住于村委会。在父亲的支持鼓励下,杨光重新拿起了刻刀。
2016年9月,当武乡县国税局扶贫工作队第一次走进杨光家了解情况时,他正在雕刻一个高达70厘米的关公像,已接近完工。在他的工作窑洞里,扶贫工作队员被他高超的雕刻技艺震撼了。也是在这次和杨光“聊天”的过程中,工作队员们了解到他心中的担忧。杨光担心自己的作品卖不出去……
怎么办?杨光的哑语铁锤一样砸在了驻村第一书记武同凯的心头。当时,就有一个想法在武同凯脑中闪过,打开销路就等于打开了杨光一家的致富之门。于是,武同凯将这一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回单位。在单位党员结对帮扶的过程中,先后有34人购买了杨光的工艺品。同时,帮助他建立了“杨光雕刻”网站,将杨光的作品拍成照片放于网上,为他打开销路。今年1月25日,山东一客商看到他的作品后,亲自登门拜访,一下子签了5万元的订单。消息瞬间在这个小山村炸开了锅,“杨光雕刻赚钱了,杨光家脱贫了!”
现在,杨保红夫妇憧憬着不久的将来,可以为小儿子娶个媳妇,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好日子。
本报记者 任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