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晋中新地标 晋商古文化

时间:2018-04-23

又见平遥剧场外景。

演出之“回家”剧照。

4月23日,“又见平遥文化园”启动仪式举行。从首演至今,《又见平遥》这部我国北方第一部大型实景演艺已成功运营五年,并由一部大剧成功拓展向酒店集群、国际电影展、品牌新街等。

五年,对于漫长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对于悠长的2700年平遥古城史,可能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又见平遥,对于平遥乃至晋中、山西旅游,却是从一场大剧,到一个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革新。

为此,今天起,本报推出“又见平遥”大型系列报道。

又见,又一次遇见梦中的“你”。

从2013年到2018年,5年的时间,又见平遥从一场戏渐成一座地标。

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地标,会滋养一代人的记忆,从而代代相传,化作精神永存。

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2017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竞演“老记忆、新地标”评选活动中,乔家大院被评选为晋中旅游景观“老记忆”,《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被评选为晋中“新地标”。

又一个山西符号诞生

地标,顾名思义,就是地理标志,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乃其标志性区域或地点,能充分体现一城一区的人文风貌及发展建设。可以说,地标就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或自然或人文。地标之于一地,诚如孔子之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需要一种吸引力,或者说是向心力。要形成一个“场”,能辐射到整个区域,使其实现代表这个城市或区域;同时,在渗入这个区域的边边角角,体现在这个区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又要凝聚成群,卓尔而立。

而这必须是以文化积累为血肉。

《又见平遥》恰是一座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地标”: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面秀”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以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

这是一次走着体验的灵魂穿越之旅,正如平遥县九成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在盼所言:“又见平遥”已成为一座“文化道场”,而不仅仅是一场剧、一出戏。

夜晚点缀平遥古城的璀璨“明珠”

“出镖了——”这一句话喊了200年。当再次回味时,已然是现代。又见平遥,这座汉文化的宫殿,这里的每一堵墙、每一片瓦、每一个镌刻与花纹,都有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一铁锹下去,铲出来一个地标,矗立起一杆大旗。时间回溯到2012年,从动工之初,又见平遥剧场便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大家现在看到的剧场,是一座设计运用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黄土”与“灰瓦”,然后以巧妙的穿插、悬挑、转折、叠落等现代简洁的手法聚合成的一座“灵气往来、求之无端”的“舞动剧场”,赋予建筑以节奏感很强的造型意境,并表达出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

谁能想到,当初剧场是一边施工,一边调整图纸。“建筑业的人士都了解,剧场建筑和五星级酒店建筑是最难的,要兼顾建筑本身的美感和质感,更要照顾到消费者的感官与感受。”九成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营销经理说,当时剧场设计不仅要考虑导演的演出要求,譬如音响、灯光的位置摆放;演员的出场方式;还要兼顾观影者的感受,通风口设置、消防安全设置,一项项要细化、统筹。“北方第一座实景室内情景剧,既是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无迹可循,是一边盖一边摸索经验。”要知道,当时项目还面临一个“硬杠杠”,剧场高度不得高于城墙,11米多高的城墙,15米高的剧场,如何协调?无奈之余,剧场向地底下挖6米,新问题随之出现,通风设施怎么弄?噪音太大影响观感,位置太高担心沉闷……

即使如此,平遥人却创造了60天的“平遥速度”,剧场多年运营,无一个观影者吐槽设施,更无一例安全事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站在城墙上朝剧场望去,“古城”与“舞动的剧场”以一种奇妙的对话姿态相处——

剧场建筑总高度为15米,属于低层建筑,整个剧场的功能部分和建筑体块在平面上展开,占地面积大,空间开阔,有利于结合周围环境。剧场建筑和山体景观组成南北向景观中轴线,通过高低错落、材质变化和空间的收缩、放大形成有特色的空间效果。建筑单体上,“土”和“瓦”的外立面材质延续到铺地,与建筑临近的硬质铺地和地面景观完美融合。

场地东西两侧3米高的阶梯型景观退台上,设置泛光照明,以不同亮度、不同阴影变化照明的搭配,使建筑物在黑暗中获得炫目亮丽的效果;南侧挑出的屋面板下设置泛光照明,通过不同亮度的照明来强化屋面舞动的优美轮廓线;首层镂空叠摞的瓦墙设置内透光照明等。这些,都使得灯光照耀下的建筑在夜幕下熠熠生辉。

一砖一瓦讲述着晋商诚信根文化

2013年2月18日,《又见平遥》正式开演。从项目运营开始,运营团队就清晰地认识到,他们不是在卖一张又一张的演出票,他们是在做着一场山西晋商文化的灵魂输出。“《又见平遥》到底好不好,不是我们自己说,得观影者来评价。”时任行政总监、现任九成副总经理高新洲认为,成为地标,又见平遥实至名归。

事实上,“地标”一词,不仅仅指代建筑本身的独特性,更是其独具内涵的排他性、唯一性。《人民日报》曾刊登《没有灵魂的地标只是一堆砖头》中所言:“不考虑城市文化,不顾及建筑功能,这样刻意打造的地标就没有灵魂,只能算是一堆砖头的堆砌。”

而《又见平遥》这一场戏,不仅建筑功能颇具特色,城市文化体现得尤其淋漓尽致。《又见平遥》里,一群有义之士远赴北疆,在刀光剑影里,完成了一次保“镖——血脉”、保“德行”的悲壮行程,也写就了一段令人潸然泪下的“诚信佳话”。

一个牌楼,一座大院,一个房间,都是一个故事。在这个剧场里,每个物件上都印着祖先的烙印。可以说,又见平遥剧场已不仅仅是一个演出现场,还策马扬鞭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我们身边走过的亦是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先人。尤其是有着晋商基因的先民,以一种强烈的、谦卑的精神,信仰着诚信。230多条鲜活的生命换回一个孩子,所展现的平遥城的仁德,山西人的仗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个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老祖宗“以信赢天下”的德行和“以德聚人心”的智慧,穿越时空,直透人心。

晋商用人唯贤是举,晋商向来重视诚信忠义,认为做生意本质上就是做人。《又见平遥》正是体现了平遥人的仁义精神及中国人对血脉传承的重视。山西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保住血脉,也是保住中国人的传统。

一把黄土,经过若干年洗礼,成了一座城,而这座城形成了它特定的风土人情。“过年了,我要回家,这一个被感动的家,就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我来自哪里,要去往哪里,最终,我们都是要回归到根上来。”高新洲说。

喝着千年的老酒,品着穿越的风情,看着古人的闹市,传承着祖先的诚信。我们在讲着黄土故事。

可以说,《又见平遥》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情怀,那里有我们世代相传的根的文化,和平遥对这种根文化的自信。

又见平遥抒写了荡气回肠的传奇

奇迹被称为奇迹,就是因为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项目创造的平遥速度还未落下帷幕,2015年,又一个奇迹悄然诞生。

“我们做好了四年亏损的准备,四年后能持平,大伙儿就觉得这件事胜利了。”平遥县旅发委主任侯世俊至今都忘不了听到喜讯的那一刻,那是2015年腊月初一。“我们第一次实现了盈利,不到两年的时间,不仅持平,还有盈利。”那一刻,九成公司的员工欢呼雀跃。

创造奇迹,尊称地标,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既有运营团队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点滴工作,却更离不开来自省、市、县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处在转型综改浪尖上的山西,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文化+旅游的产业链上:如何才能把山西的旅游景点资源点串成线,让游客吃在山西、住在山西、游在山西,从而拉动山西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转型良性发展。

2012年,作为山西省转型发展项目,《又见平遥》横空出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决策均要把关,市委、市政府成立项目协调组,支持项目建设。县委、县政府特事特批,各项筹备工作迅速展开。

“我当时在家,邻居说古城以后每天都有真人演出,后来才知道叫《又见平遥》。”世代在平遥居住的梁娉娉回忆,当时《又见平遥》剧场还没开始建,就在平遥人心里掀起了大浪。“街头巷尾最集中的话题就是《又见平遥》。没人能够想象出在自己生活的平遥城里,怎样实现实景演出。”梁娉娉说,等到开始建剧场,一动工气势就非同一般,许多平遥人没事就溜达到工地旁边瞅一瞅,有的人干脆爬上城墙去看,但看来看去,仍是一头雾水。

五年时间,“又见平遥”抒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让人们无法抗拒。

《又见平遥》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是“又见系列演艺项目”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第一个项目。在侯世俊的记忆中,首演当年接待游客量就达到了26万人次,到了2014年,则是35万人次,2015年为40多万人次,2016年为56万人次,2017年为60万人次。门票收益也是一路上涨,2013年为3400万元,2014年为4800万元,2015年为6500万元,2016年为8200万元,2017年为10107万元。

五年多的演出证明,《又见平遥》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增加了一个了解平遥乃至山西文化的窗口,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

《又见平遥》的成功,在于它催生出的文化产业链,已经拉动了地区综合效益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又见平遥》的成功,说明了省、市、县政府的决策是正确的。最浅显的一个例子是,《又见平遥》直接带动数千人就业,让平遥人民自觉不自觉地加大对古城、对演出的爱护,游客旅游环境显著提升。

在当下,《又见平遥》二期的建成、平遥电影宫的强势崛起,让古城文化道场的“磁力”越发广阔;在未来,平遥古城散发出的魅力,又岂仅仅是一座“活化石”所能涵盖。每个人心底都有民族魂、文化魂,当故人再次踏上平遥的那一刻,当眼眸中出现《又见平遥》,久久凝视时,便会遇到梦中最美的“自己”!

本报记者 赵德伟

  • 上一篇:第五届“右玉写生季”正式启动
  • 下一篇: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将于7月20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