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之“面舞”。
自《又见平遥》演出以来,剧场几乎场场爆满。
时间铸就品牌,时间见证奇迹。自诞生至今的5年多时间,挣足了票房且口碑爆棚的《又见平遥》,显然深谙此道。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与其说是营销的成功,莫若说是一场不断创新与升级的革命。
到2018年4月13日,《又见平遥》总演出场次达到3744场,接待观众量突破239万人,演出收入突破3.5亿元。作为开国内景区大型实景演艺剧的先河,如绩优股一般存在的《又见平遥》,依旧盛况经年,历久不衰。
平遥速度 相信+做到成就平遥速度
轻风吹过黄土,土层慢慢剥离,露出了黄土之下的人家,一片片露出的灰瓦,记录着祖先的故事,也浸染着血脉的传奇。这便是《又见平遥》别具一格的创意——沙瓦剧场。它以黄土和灰瓦为主要语汇,绵延起伏的屋顶设计向人们展示着古城曾经的繁华与沧桑。
“一座一半黄沙、一半瓦的剧场,下沉6米是为了向古城致敬。你看这里,层层瓦檐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古城绵延起伏的屋面。”介绍起眼前的沙瓦剧场时,平遥县九成文化董事长、平遥县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时任项目部工程总监的王在盼眼中有股特殊的光,他语速平缓,声音低沉,像是在给众人介绍一件他心爱至极的宝贝。作为山西由能源大省向文化大省转型的重要旅游项目之一,《又见平遥》于2011年年底立项,在建设初期,项目工程组便面临着许多困难:时间紧、改制难、拆迁多、手续繁等等。直面困难,平遥县委、县政府和《又见平遥》各筹备组,咬定项目不放松,30天完成13个单位的腾迁工作,60天完成一家企业的改制。
2012年3月,大地回暖。同年3月10日,《又见平遥》项目破土动工。“那场面,我觉得自己会记一辈子。几十台机械一字排开,在65亩的土地上,垂直向下,硬硬挖了6米深。11天,挖了20万方土。”回忆当时的施工场景,工程部杨学思至今都为自己的团队感到自豪。他说,就是和2017年雄安市创造的“雄安速度”——7天开挖12万方土相比,这个小县城创造的“平遥速度”,也是全国响当当的“施工纪录”。此后,在“平遥速度”的见证下,60天,完成古建;7个月,主体完工;9个月,剧场具备接待游客的能力。
在工程建设和后期排演期间,各工作组就像一个个高速运转的陀螺。为了复原清代平遥城的真实生活,平遥四家古建公司合力打造演艺区,以呈现一个真实的平遥。为了精确勾勒古建筑的外形与内置结构,专家和施工承建方赴平遥各个乡镇村落进行实地考察。十几本工程日志,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足迹,这些深浅不一的脚印遍及段村、普洞、宁固、卜宜、岳壁……覆盖了平遥几乎所有的乡镇。
深究“平遥速度”实现的原因,有四个字也很关键,那就是“相信”和“做到”。
面对施工的种种问题,科学统筹规划,并不断在变化中寻找问题的突破口,让团队始终“相信”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大家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做到”环节,高效的执行力,严谨的工作态度,让各环节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助效益,整个施工过程,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但所有人的目标,却从未改变过,那就是让沙瓦剧场成为山西人的骄傲。
2013年2月18日,迎来正式首演,《又见平遥》一炮而红。至此,老西儿们的手中,有了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一张金闪闪的名片。
平遥现象 一场戏所改变的旅游习惯
4月13日15时35分,领着家人专程从西安赶来“三刷”《又见平遥》的赵毅成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说起剧中的经典台词,他脱口而出:“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即便是变成土变成烟也能找回家!”……
“每次看完,都有新的感觉。戏收尾后,人还有点恍惚,真的有点前世今生的感觉。”赵毅成说,他领着家人天南海北地看过不少类似的演出,但像《又见平遥》这样能够直击人心的剧目,在国内真是屈指可数,“不知道你发现没,国内很多剧目开演前,大家是乱哄哄地进去,看完后,大家又乱哄哄地出来。而看《又见平遥》,开演前也乱,但出来时,大家很静。我想这就是《又见平遥》的魅力。”
“一部震撼人心的好戏,其所带来的各种良性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随着时间的累积,这种现象只会更加明显。”谈及《又见平遥》这几年的成长,平遥县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孔令娟准确说出了一串数字:《又见平遥》的第一年,观影人数26万人次;第二年,35万人次;第三年,40多万人次;第四年,56万人次;去年,60万人次。与之相对应的门票收入分别为:3400万元;4800万元;6500万元;8200万元,去年已经过亿元。她说,《又见平遥》看似只是一场戏,但它的票房好坏,场次安排密集程度,却与来平遥旅游的人次增长有着惊人的“巧合”。
以今年正月初四为例,《又见平遥》当日票房爆棚。在这个并非平遥县城旅游旺季的日子里,当日通过平遥高速收费口,进出平遥的车次就有50521车次。而在2017年,平遥旅游旺季的日最高值才为45000车次。“我们不能说来平遥旅游的都是冲着《又见平遥》来的,但这部戏越火,来平遥的旅游人次确实是越来越多。”孔令娟说,随着《又见平遥》观剧人数不断增多,人们来平遥的消费习惯也在慢慢改变着。平遥在游客的心中,正在慢慢由旅游目的地,变成了旅游集散地。
“床不够用了,就说明留下的人越来越多了。”孔令娟介绍,《又见平遥》这部戏的常规场次是下午两点和晚上七点。这意味着,看中午场的游客要吃在平遥,看晚上这场演出的,可能要选择住在平遥。在一吃一住之间,平遥旅游产业的规模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升级。伴随着越来越多游客选择“留下”,平遥县城的客房接待量也从《又见平遥》开演初的一万张床,迅速增长为三万张床。
平遥品牌 文化是核心竞争力
尽管《又见平遥》如绩优股一般存在,但展望企业两年内将达到的高度,王在盼显得并不兴奋。近3个小时的交谈中,他唯一一次攥紧拳头,说要“打破天花板”。他说:“那里有50个亿!”
“演艺是爆品,产业是生态,文化才是我们的核心。”谈起《又见平遥》的成功与延续,王在盼认为,国家倡导文化自信,在山西省近年来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又见平遥》只是印证了“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流淌在血脉里的”这一真理。但这个品牌的后续发展,绝对离不开“文化”这张底牌。
比如,《又见平遥》颠覆了光影模式,也改变了传统剧场里,观众在台下坐着,演员在台上演的模式。它让观众边走边看,和演员进行近距离地接触,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故事的内容。这种创新,看似只是剧目的一种表现手法,实则是强化了文化输出的体验效果。
在营销方面,《又见平遥》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实施全民营销,促使相关的旅游从业人员成为《又见平遥》的销售者和推广者。几年时间过去了,随着文化输入效果的不断积累,“又见人”骨子里的“义”和“德”影响了一大批同盟者,精确的营销战略也带领大家获得了远超同行业的佳绩。
王在盼告诉记者,随着《又见平遥》品牌的确立,人们有了来平遥的理由,所以这个品牌想走得更远更好,就要解决下一个“短板”,那就是为来平遥的游客找一个住下来的理由。为此,《又见平遥》二期工程作为载体,有了启动理由。
据悉,《又见平遥》二期项目自2016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于2016年12月完成全部主体工程。通过建筑语汇与艺术手法,营造民国风情的漫游休闲氛围,打造适合游客感知、体验、生活的可触性旅游生活体验园区,力求达到身临其境、超越现实的时空错觉。
“我们请专业的设计团队,把文化记忆融入到新建的街道与酒店之中,让游客的每一次入住变成一种穿越的体验。”王在盼说,为了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受,与酒店相关配套的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之中。比如在餐饮方面,他们引入法餐、意餐、老菜馆、老火锅、小吃等。在交通方面,建立地上地下停车场,可同时满足上千辆车同时停放。在购物方面,开设主题品牌店。至此,一张票+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家铺子的文化体验模式,形成了《又见平遥》的创新业态大整合。
“再给我们两年时间精细化打造,希望《又见平遥》成为山西文化的一杆大旗。此后,我们计划把新的目标,放在电影产业上。”王在盼算了一笔账,即便《又见平遥》的票房再爆满、周边酒店再火爆,每年最多2.5亿元的“天花板”是始终存在的。为此,他计划在未来实体经济的操作上,将电影制造为代表的电影产业带入平遥,并逐步提高认知度。“全国每年差不多要拍2000部影视剧,如果其中有100部来平遥拍,一部平均投资5000万,这就有50个亿留在了平遥!”展望《又见平遥》的未来,王在盼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辛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