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蒙山魅力晋源”文化旅游系列推介活动在晋源区蒙山景区盛大开幕。
美轮美奂的面艺雕刻。
厨艺大赛堪比艺术鉴赏。
专家评审对选手参赛作品的点评字字珠玑。
元宵、油糕、馏饭、羊汤面……伴随精彩纷呈的厨艺表演、色香味俱全的各色美食,4月29日,“花海蒙山魅力晋源”文化旅游系列推介活动在太原市晋源区蒙山景区盛大开幕,活动以“味道三晋厨艺大赛”拉开序幕。在为期8天的比赛中,一道道独特的晋源美食为花海蒙山增添别样风情,在烧、烤、炸、烩、蒸、馏、炖中展示“舌尖上的晋源”,随着晋源名品、名菜、名桌席的一一亮相,众多游客在品味美食中体会到了晋源的悠久饮食文化传承。
挖掘一批晋源传统饮食文化
“花开最盛春意浓,赏花踏青正当时,开放的晋源诚邀四海宾客观花海、品美食、赏美景、上蒙山……”开幕式上,晋源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永强表示,晋源是三晋文明重要发祥地,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闻名。近年来晋源区始终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唐风晋韵魅力晋源”文旅新品牌,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好“文旅牌”的晋源经济迅猛发展,今年一季度,晋源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三项指标增速名列全市第一,实现了“开门红”。“蒙山大佛是晋源的‘名片’,举办‘花海蒙山魅力晋源’文化旅游系列推介活动,旨在全面展示蒙山秀丽风光、深厚历史和独特的晋源美食,掀起蒙山旅游体验新高潮,助推晋源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据悉,“花海蒙山魅力晋源”文化旅游系列推介活动以“百名导游话蒙山鲜花美食共飘香”为主要内容,通过“话说三晋导游大赛、味道三晋厨艺大赛、香溢三晋蒙山花展”三大主题,展示蒙山景区秀美的山水风景、独特的晋源美食和丰富的历史遗存,活动将持续三个月。
对于很多吃货来说,最大的吸引莫过于展示晋源美食的厨艺大赛。为期八天的厨艺大赛,除了包罗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外,更展示了“最晋源、最写意、最飘香”的晋源本地名优特菜品,晋源区总工会主席刘志刚表示,通过“味道三晋厨艺大赛”,将挖掘一批晋源传统饮食文化,发现一批晋源名厨,命名一批晋源特色名菜,结缘一批共享晋源全域旅游资源成果的合作伙伴,吸引一批优秀的名品小吃入驻晋源旅游胜地蒙山,进一步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做好“安、顺、诚、特、需、愉”六字文章,让更多游客食在晋源,游在蒙山。
赏花观景品地道晋源美食
4月29日,正值五一小长假第一天,蒙山景区内花香飘溢,游客络绎不绝,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蒙山多了很多造型独特的花卉景观,龙凤呈祥、缘起蒙山、三兽渡河、花海佛缘……由数百位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花海九景”为厨艺大赛增光添彩,不过,吸引游客的除了花香,还有来自厨艺大赛的美食香味。
精彩绝伦的面艺绝活、六蘸六滚的传统元宵、栩栩如生的冷拼造型……厨艺大赛上,来自全省近300名参赛选手进行晋源名菜、名小吃、名桌席擂台比拼,设置晋源名菜、全国面艺、艺术冷拼、面塑花馍、食品雕刻等环节,并举行全国各地风味美食争霸赛,同时邀请知名美食家和优秀厨师现场品尝,高水准地评选出名菜肴、名小吃、名桌席和十佳“晋源名厨师”。据悉,本次厨艺大赛设置总奖金30万元,吸引众多餐饮机构、培训学校以及美食名家参与,8天的比赛中,参赛选手们送上的道道美食不仅讲究选料、营养和味道,更在绝妙构思中体现出深刻文化内涵,为现场的游客送上了视觉和美味俱佳的饕餮盛宴。
比赛除了让众多游客一睹大厨们的精湛刀工和厨艺外,更有晋源锣鼓、晋阳花灯、风火流星等精彩纷呈的非遗传统文化现场表演穿插其中。随着鼓点急起,有着千年历史的晋源锣鼓为厨艺大赛热闹开场,晋源是古晋阳城所在地,古代作为军事要地出征打仗,常以锣鼓助威、鼓舞士气,晋源锣鼓中独有的雄浑与激昂让比赛迅速进入状态。“看!这是晋源的风火流星。”流传于晋源一带的民间社火艺术——风火流星也在一旁助威,晋阳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门融杂技和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2008年入选国家“非遗”项目,在表演者飞快舞动的火流星中,厨艺大赛赛事渐酣。
赏花,观景,品美食,厨艺大赛上地道的晋源美食、极具晋源特色的表演都引来了观众们的啧啧称奇,晋阳古城,魅力尽显。
四方游客为晋源美食点赞
“没想到太原晋源也有糍粑,味道真不错。”五一小长假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仅见识到蒙山的美景,更在厨艺大赛上品尝到晋源当地的美食。来自四川的游客陈燕一边吃着晋源糍粑,一边赞不绝口。晋祠一带水质优良、土地肥沃,盛产优质江米,用江米制成的糍粑是古晋阳城接待客人的名吃,咬一口晋源糍粑,糯软中带有嚼劲,陈燕说,没想到在太原这样的北方城市居然吃到了地道的糍耙,口感一点不输四川的红糖糍粑。
晋源的美食不仅得到了外地游客的点赞,更惊艳到了本地市民。太原市民王琦在小长假期间和家人来蒙山踏青赏花,刚走到山脚下就被飘然而至的美食香味留住了脚步,元宵、羊汤、馏饭、炒灌肠……每一道美食都让王琦对晋源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元宵,以前总以为太原的元宵就数老鼠窟,今天吃了晋源的桂花元宵,感觉更胜一筹。”
刘晓英是土生土长的晋源人,厨艺大赛期间,她专程带着孩子来到蒙山脚下大开眼界、大饱口福。熟悉的味道唤起了刘晓英儿时的记忆,晓英说,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炸油糕、滚元宵,这些味道已经深深烙刻在骨子里,后来随着城中村改造,很多制作传统小吃的店面渐渐消失,如今已经很难再找到那些儿时的味道了。“没想到,在蒙山我又找到了小时候的味道。”看着晋源的美食被很多外地游客追捧,刘晓英说自己感觉特别骄傲,“咱晋源的美食不光独特,还有不少历史,应该好好挖掘,让更多人知道晋阳古城的味道。”
据了解,2018年是蒙山景区改制后第一年,今年以来蒙山景区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景区品质不断提升。晋源区以此次厨艺大赛为契机,引进省内知名餐饮企业味道园等入驻景区,推出包括素斋餐饮在内的“最蒙山、最晋源”的特色餐饮美食,健全蒙山旅游要素。
参赛厨师各显身手亮绝活
山西被称为“面食之都”,面食技艺传承千年,山西的厨艺大赛中怎能少得了面食的技艺比拼。吹面气球、如发丝般的龙须面、出神入化的扯面绝技……厨艺大赛上,参赛选手精彩绝伦的面食表演不仅让参观游客叹为观止,也让一些美食名家赞叹不已。
右手上扬,左手轻握面条,两只手协调地挥舞着面条,一根筷子粗细的面条在参赛选手王彦芳的手里就像是在抽丝,经过她的一阵“龙飞凤舞”后,拉出的面粗细匀称、丝滑连贯。王彦芳是一名来自新东方烹饪学校的面艺老师,也是“一根面”比赛者中唯一的女选手,十年的面艺学习、工作经历让她对传统面食表演深感兴趣,但面食表演需要一定的体力和臂力,对女厨师是一个极大考验,但王彦芳偏偏不信邪,凭着一股子坚韧勤学苦练,终于在众多男厨师中脱颖而出,荣获该项目金奖。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食表演已经成为了山西饮食的名片,我希望能在传统面食表演上增加新的内容。”20岁的参赛选手杜宏志,来自山西四方餐饮培训学校,虽然面孔青涩,但杜宏志已经是该校面食表演课程的授课老师,比赛中,他的扯面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旋转下腰中扯出了宽窄均匀的面条,赢得现场阵阵叫好。
“通过厨艺大赛,一方面展示晋源当地的特色美食、饮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厨艺竞技,能给山西餐饮界带来很好的交流与碰撞。”山西盛世餐饮旅游技工学校校长刘志娟是本次厨艺大赛的评审之一,从菜品的外观、质量、数量到操作时的姿势与卫生,众多参赛作品的细微差别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冷拼、食品雕刻、花馍面塑等比赛要重点评判造型、汤汁、盘饰等,而菜肴则要从最基本的色香味上进行评判……”8天比赛中,五位国家级评委将对面艺、艺术冷拼、面塑花馍、食品雕刻、各地热菜、晋源名菜、晋源小吃、晋源名宴等进行严格评审。“晋阳羊汤在山西餐饮界知名度很高,通过比赛,希望其他晋源特色美食也能够被更多人了解,获得更好的传播。”刘志娟表示,通过厨艺大赛,不仅展示了晋源悠久的饮食文化和历史文化,更让这些流传千年的美食获得了更有效的传播。
六道晋源名菜肴
说起美食,相信很多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很多。在刚刚落幕的蒙山厨艺大赛上,经过厨艺大师们精心的烹饪制作,经过评委的专业点评,以及游客们的品尝和反馈,共评选出6道晋源特色菜肴。每种味道都被深深地烙上了晋源标签。吃一口,齿颊留香间,你会由衷惊叹——这就是晋源。
蒙山砂锅
蒙山砂锅,采用晋源蒙山特有的石英、长石、黏土等原料配成的陶瓷制品,经过传统工艺烧制而成,具有通透、传热均匀、保温等作用。蒙山地区以石山为主,制作砂锅的原料充足,也体现了晋源地区陶艺制作的悠久历史。采用蒙山砂锅制作出来的砂锅食品受热均匀、味道纯正。白菜、丸子、烧肉、豆腐、海带等食材入锅炖煮,开锅即食,是蒙山地区百姓古来喜爱的团圆大菜。
晋源火碗
东汉出现了“豓(yan四声)斗”,根据文献所考,是一种陶或铜制的炊具,底部有三只脚,腹部有一握柄,用以放在火盆中以炭火温食,这和今天火锅的吃法简直如出一辙,因此有人将此作为最早出现的铜火锅。晋源地区将传统铜器制作的火锅称为火碗,晋源火碗汤料调味一直保留传统风格和乡土特色。用木炭为主要加热原料,通过铜器导热加热食材,一般为晋源宴席的主菜。晋源地区家人团聚、朋友聚会自古以来少不了这道美味。一家人围聚在火锅前,随着木炭燃起的微烟其乐融融,尽显欢乐祥和。清蒸丸子、油炸土豆、烧肉、豆腐、白菜、海带、粉条是晋源火碗中少不了的配食,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晋源火碗菜可饱腹、汤可提鲜,所以民间百姓甚是喜爱。
乡巴佬酥锅
晋源名菜中少有的创新佳品,来自于晋源区姚村镇醉池春酒店。采用精心挑选的优质瘦肉,做成香酥可口的狮子头,加入人工放养的西山山脉中的野山鸡肉块,天然纯正的黄花菜,配有鲜蘑、粉条等,荤素搭配,结合厨师的智慧,体现了晋源老百姓淳厚朴实的人文情怀,共同凝聚成了这道色、香、味、营养价值俱全的菜肴上品。
晋源芒菜
少许的细胡椒、紫菜、味精,在炖煮过精肉的汤中增添鲜味,再经白纱清除掉汤内的杂质。一道地道的晋源芒菜的精髓就在这精心准备的汤料中找到灵魂,更多的是数千年晋阳土地上的人民那流传在血脉中的地方味道。先做味再入菜,洗净的白菜放入锅中熬煮,汤汁浓郁,菜色秀丽,像极了蒙山山顶上屹立的松柏之色。最后撒虾米点缀,朴实中透着百姓对美好的追求。
犟骨头
唐太宗起兵之初,曾在晋阳一农家品尝炖制猪骨,肉质鲜嫩,口感上佳,太宗爱不释手。后太宗焚香祭天,起兵晋阳,南征北战常有饥肠辘辘之时,每每至此便想起晋阳农家那鲜嫩香脆的肉骨头。后太宗得天下,命人于唐根晋阳召见制作肉骨头的农人入宫为御厨。虽然太宗赏赐黄金万两,可农人宁不愿往,太宗叹曰:黄金万两,然不愿往,真“犟骨头”。从此,这种熬制炖煮的骨头便取名“犟骨头”,肉不脱骨,酥脆松软,为晋源地区民间婚宴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晋源扒肘子
准备上好猪肘子,下锅温煮至六成熟,后去骨。加黄酒、蜂蜜等抹至猪皮之上,下锅油炸至肉皮起泡。再下锅经过温煮,去除因油炸而产生的油腻味。经过上述复杂的处理,再放入蒸箱蒸。待猪皮充盈,气泡消失后入盘浇汁,海参切片覆盖其上,美观营养,香气袭人。一道看似简单的扒肘子,要经过蒸、煮、炸等数道工序反复雕琢方可上席,无不体现晋源悠久历史和中华古老的饮食文化。
本报记者 丁岭燕/文 实习生 姚晋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