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消费品工业增长15.2%,其中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1%。图为市民在美特好超市选购生活用品。 本报记者 冯杰 摄
4月27日,上市公司山西汾酒发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加48.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幅为51.82%。更为可喜的是,该公司省内收入同比增46.3%,省外收入同比增52.1%,省外市场拓展成效显现。
汾酒正是我省消费品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省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消费品工业增长15.2%,其中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1%。
数据表明,山西消费品工业大有作为。
正视差距 紧抓机遇
消费品工业涵盖轻工、纺织、食品和医药等门类,是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省消费品工业产业规模和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7个,培育山西省名牌产品176个,白酒、食醋、日用陶瓷等产品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2017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88.1亿元,占全部工业5.6%。
但总体来看,我省消费品工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产业规模小,2017年产业规模仅占全国的0.28%,其中食品行业各项指标占全国比重不足1%,医药行业在全国排名长期徘徊在25位左右。企业市场竞争力低,“小、散、弱”现象比较突出,技术装备、生产营销、品牌效应等均处于较低水平;家族式经营模式较为普遍,企业经营者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创新能力弱,企业研发投资强度普遍低于1%,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应用适用技术的能力不强。产品供给和品牌建设存在差距,产品结构单一、品质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较差。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认识不到位,政策支持力度弱;加之受煤焦钢等原材料产业的资本挤出效应,金融资本支持力度不足。
当前,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的融合发展,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产品、智慧医疗产品等新兴消费品不断涌现,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智能化成为未来消费品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这为我省消费品工业振兴带来了机遇。
明确目标 迎头赶上
顺应消费升级变革趋势,加快消费品工业领域“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向特色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开创具有山西特色的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消费品工业发展新局面。近日省经信委出台的《山西省消费品工业三年(2018-2020年)振兴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消费品工业发展环境日趋优化,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成效显著,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实现向中高端迈进,初步形成内涵式与外延式增长相促进的产业发展态势。
《振兴计划》确定了发展目标:
全省消费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稳定在10%以上;培育3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2017年提高0.5个百分点,新增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自主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山西特色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不断提升,初步形成品种多、质量高、品牌强的产品供给新形态。
为此,我省将着力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以及创新驱动工程、特色产业培育工程、绿色安全发展工程,加速形成品种多样、品质可靠、品牌知名的发展新格局。
突出重点 分类施策
目标确定了,剩下就是怎么干的问题。《振兴计划》提出,要按照“做优做强、培育壮大、换道超车”的原则,紧扣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注重质量、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消费品工业新格局。
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加快白酒资源整合,提高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挖掘食醋产品文化保健属性,完善山西陈醋分类标准,鼓励龙头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积极发展脱脂奶粉、乳清粉、枣味奶、核桃奶、荞麦奶等特色产品;巩固抗生素原料药的地位,加大中药传统特色品种和经典方剂二次研发以及现代中药产品研发,发展生物疫苗、抗肿瘤药物等特色产品和新型生物药剂型;积极发展骨质瓷、强化瓷、绿色陶瓷等高档日用瓷。
培育壮大潜力产业。我省将支持小杂粮、干鲜果蔬加工等区域特色产品龙头企业,拓展品牌知名度。重点支持沙棘汁、黄梨汁等特色饮品品牌建设;发展核桃露、杏仁露等植物蛋白饮料和复合果汁、果蔬汁饮料,扩大芦笋、食用菌等产品深加工规模;发挥黄芪、党参等道地药材的资源优势,拓展在药食同源、保健产品、洗化用品等大健康领域的应用;积极扩大空气净化器、燃气灶具、小家电等生产规模;大力发展漆艺、青铜、剪纸、艺术陶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运城盐湖得天独厚的矿物资源,发展家用洗涤用品、工业洗涤用品、无机助剂等系列产品;加强大麻高支纱及大麻、蚕丝混纺交织新产品的开发,加快发展高档精梳纱线,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色织织物。
按照计划,我省将鼓励现有信息化企业、军工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引进一批知名消费品工业企业,推动形成一批消费品工业个性化定制和创新示范产品。引进发展可穿戴生理信息监测设备,具备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功能的家用、养老、康复医疗设备;支持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中医文化旅游等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发展;新兴家电产业错位发展,重点培育壮大智能清扫设备、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智能节能家电、智能锂电电动自行车、智能照明产品、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音箱、虚拟现实产品、智能化计量器具等产品,再造山西家电产业新优势。
本报记者 王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