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煤集团有这么一群人,正在为争取国际矿山救援竞赛的好成绩而奋斗着。
5月15日晚7时,在阳煤集团寺家庄公司,面对记者,阳煤集团救护大队备战队的7名成员发出了梦想的呐喊:“这次竞赛,我们要为国争光!”
得益于在第十一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的优异成绩,阳煤救护大队将于今年9月份参加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办的国际矿山救援竞赛。此刻,他们正在全力备战。
“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备战的?介绍一下你的队员吧。”
“4月2日开始集中备战的,每天有理论复习,也有救援技能训练,安排得满满当当。这里有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指挥员战术运用项目二等奖获得者袁朝辉,有全省竞赛综合体能第一名王里鹏……”
一问一答间,7个黝黑精壮的小伙子给人印象深刻。简单交流几句,晚间的训练便开始了——
随着一声“开始”的指令,大伙儿背起超过15公斤的呼吸器,快速奔跑至30米外“障碍”处,操作剪切工具将3根圆钢剪断,再奔跑至30米外被困“伤员”处,用起重气垫清除百余斤重的“冒落物”石板,把120斤重的“伤员”挪出来,再奔赴起点处进行单人心肺复苏操作……
场地简陋,但每个环节队员们都一丝不苟。
“多长时间?”
“3分38秒。”
看得出,备战队队长陈睿并不满意这个成绩。
“模拟假人和真人的按压力度是相同的。按压这个模拟人,国际标准的按压深度在5厘米左右,要习惯这个力度,不要因为这个影响了成绩……”陈睿对大家强调着技术要领。
救援演练消耗体能较大,一轮实操训练后,大家回到会议室开始了理论学习。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埋头看资料,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不忍打扰他们学习,记者转身出门,在门框旁看到了他们的作息时间表:每天5时40分起床至23时洗漱休息,除了吃饭时间,中间只有两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其他时间都在训练,理论学习、模拟救灾、单兵救援、综合体能、席位操作、医疗急救,6个项目每天都会重复开展三次。
时间接近午夜,当天第三轮训练结束。返回宿舍的途中,记者听说队员霍凯峰过几天就要结婚了。
“结婚准备得怎样了?在这儿集训是不是好多天没见爱人了?”
“救援工作值班、备战是常态,结婚这么多事也没帮上忙,心里挺愧疚的,还好媳妇挺理解的。”
5月16日清晨6时许,训练场上再次传来阵阵沉重的喘气声,一道道橘色身影背负着呼吸器奋力奔跑着……
汗水一次次被风干,又一次次涌出。他们的幸福,就是此刻奋斗的模样。
本报记者 苏晓晨 本报通讯员 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