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某一地方的名称,是社会交往中被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称谓。地名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归纳、分析、进而概念化的结果,具有本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地名的由来及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
2015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全面展开。随即,我省也相继展开普查工作。在此次普查中,山西省地图院负责我省沁源县的地名普查编制工作。截至2016年底,对于沁源县的普查工作完成,但如何让这冷冰冰的文字数据“活”起来,成为省地图院又一个深思的问题。经过再三研究后,2017年初,省地图院决定通过自己的专长,将这些文字绘制成“会说话”的地图。目前,《沁源县地名文化地图》已出炉,这是我省首张以地名文化为内容的地图。
5月17日,记者采访了该地图的设计者省地图院地图文化创意部主任李志强。
历时一年多 数据变成地图
“看,我们这个地图好看吧。”当日上午9时,见到李志强时,他正在电脑上对《沁源县地名文化地图》做着最后的校验。看着这张已完成的地图,李志强不自觉地上扬嘴角。
在李志强的电脑上,一张古朴的地图铺满整个屏幕,地图的右侧竖着写着《沁源县地名文化地图》。“这张地图可是费了劲儿了。”李志强说,该地图从设计到完成,耗时长达一年多,其间共改稿7次。“前三次改稿是为设计的优化,之后是因为资料不断更新,所以对文字内容进行不断修改。”
提及绘制该地图的起因,李志强说,“其实,每一个地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沁源县也不例外,但可惜的是,这些有趣的地名命名故事,都只能以材料堆积的方式‘躺’在冷冰冰的表格里,最终收编在一个册子中,无人问津,被人遗忘。我的工作就是设计文化产品,所以在整理这个册子时,就想让这些不起眼的数据‘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它们。”李志强说。
记者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这张地图,整张地图呈浅黄色,有种自然陈旧的感觉。地图顶端一左一右的位置,看上去像是手绘的山脉地形。凑近一些才看清,图案上有山有河,还有繁体文字。“这两张其实也是地图。”李志强说,这些是《沁源县志》里记载的清雍正八年的手绘沁源县地图,“地名文化,自然会与历史紧密联系,为了凸显该地图的主题,我们就采用以古衬今的方式来表现。”
254个行政村 个个有故事
根据最新地名普查结果,沁源县辖内包括5镇、9乡,其中行政村有254个。李志强在整理材料时发现,沁源县地名多以沟、峪、岭、庄来命名,有的以最早迁居于此的始祖来命名,有的则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关,还有一些地名则体现了其复杂的历史。按照不同的特点,李志强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我根据地名的来历、含义等,从文化的角度将地名大致分为自然地理类和历史人文类两大类。其中自然地理类包括以地貌特征或地物命名的、以方位命名的、以植物命名的、以动物命名的。历史人文类包括源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地名、以家族或族群姓氏命名的、含有寓意的、以神话传说命名的、合并或更改的地名。“自然地理类的用绿色表示,历史人文类的用红色表示。”李志强说。
“比如这个‘自强’村。”说着李志强将屏幕上的地图放大,找到一个用红底白字写着的“自强”二字,“这个村子,以前不叫‘自强’村,叫‘寄刀岩’村。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关公寄刀在石岩底,所以取名为‘寄刀岩’,‘自强’是之后更名的。所以它是典型的历史人文类。”李志强说,在254个行政村中,历史人文类165个,自然地理类89个。其中特色地名64个。
另外,李志强告诉记者,为了让该地图更加生动,他在注解时,采用了对话框的形式。“你看,每一个解释,就像是每一处地名自己说出的一样。我就是想让地图讲述关于自己的那段有趣故事。”
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历史
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
“地名文化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李志强说,就“地名文化”而言,实际上包括了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两个层面。其中地名语词,揭示了地名的语源文化内涵,地名实体文化体现了其所指代实体的地理、历史和乡土等。二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地名文化的全貌。
李志强表示,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我们的历史。这些地名都是当地地理景观的记录、民俗心态的反映和地域文化的体现。了解这些地名文化,对于延续一村、一镇、一县,甚至国家的历史文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绘制该地图的初衷,我想通过《沁源县地名文化地图》宣传和传承沁源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激发沁源百姓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若有机会,根据工作的安排和需要,我们也会对我省其他市县,绘制地名文化地图。”李志强说。
本报记者 路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