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之日,万物齐秀。地处山峦之中的和顺县横岭镇石拐村更是阳光透亮,绿草萋萋。在村口一片平整的土地上,22个蓝顶白墙的双孢菇大棚排列有序,棚内,一个个戴着“帽子”的小白菇从菇床上悄悄地探出了头,煞是惹人爱。一位50多岁、瘦高个、皮肤黝黑的男子正哼着小曲在棚外配料,石拐村党支部书记张利红边打招呼,边和我们说:“这就是王富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过现在他家又种棚又养牛,生活好多了。”“不紧不慢,一年几万!发展产业不仅鼓起了石拐人的钱袋子,更充实了石拐人的脑瓜子。”王富珍风趣地接过话茬。石拐村是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全村61户、140多口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54户、133人,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的王富珍就是村里的贫困户。“那几年家里孩子们小,都上学,收入就靠十几亩玉茭子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王富珍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可以想象到他们一家当时生活的艰辛。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以来,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石拐村贫困群众依靠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有利气候,在发展传统养牛产业的同时,利用牛粪、玉米芯搞双孢菇食用菌特色种植。首批10个菇棚建起来了,王富珍贷款投了一个。“当时家底不行,从不敢想贷款发展产业,后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思想解放了,就贷了5万元的贴息扶贫款,没想到当年秋菇下架,740平方米的棚,每平方米能产菇10公斤,按当年行情每公斤10元钱,一下子见识了什么叫‘高效农业’。”在处处弥漫着菇香的大棚外,王富珍边说边用石子在地上写写画画,给记者算他这几年种双孢菇的收入。说话间,王富珍的手机响了,电话里,他兄弟说牛从山上回来了,得赶紧去招呼一下。匆匆离开的王富珍有点不好意思,边走边说:“家里还养了十几头牛,今年行情也不错。”说起村里的变化,石拐村“第一书记”、晋中市扶贫办副主任路辰正如数家珍:“以前村里穷,能人都往外走。现在村里基本形成了玉米种植——肉牛繁育——菌菇栽培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庄稼把式’在向‘技术工人’转变,飞出的‘凤凰’也正陆续‘回巢’。如今不少石拐人在太原、榆次买了房,都铆着劲地干呢。”
本报记者 白续宏 张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