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2018年11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省政府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省政府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常抓不懈。
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好转态势
《报告》显示,2017年我省实现了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8.35%、14.98%。2018年1月至10月,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态势,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43%、17.5%。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省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是安全生产事故统计以来第一次。
《报告》指出,2017年以来,我省主要在强化红线意识、压实安全责任、推进严格执法、深化专项整治、保重点时段安全、严厉打非治违、构建预防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应急管理、推进改革发展等10方面狠下功夫抓落实,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根据《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我省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79项改革发展任务。截至去年11月底,已完成43项,占任务总量54%,基本完成了各项预定目标。据介绍,各市在推进改革发展工作中,涌现出不少好的做法,如临汾市针对城区安全风险进行总体评估;长治市出台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太原市和晋中市启动了安全生产巡查等,为全省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形势仍然严峻,工作任重道远
《报告》对问题不回避,毫不讳言地坦陈:“虽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省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尚不合理,高危行业企业众多,基层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
《报告》分析,目前我省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意识不强、高危行业企业众多、基层基础薄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非法违法行为禁而不止、应急救援能力不平衡不适应等。《报告》指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有的自认为风险不高、危害性不大,存在侥幸心理;有的因为安全形势长期稳定,滋生了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和企业仍然存在“重发展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问题,在搞建设、上项目过程中,忽视或降低了安全门槛。此外,有的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应急救援力量不足,如危化行业应急救援队伍数量少、质量差,投入没有保障,救援物资储备不足、装备落后,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很难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针对存在的问题,《报告》指出,今后将重点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依法治理、强化专项整治、强化超前防范、强化三基建设、强化应急处置、强化作风建设、推进改革发展、抓好年终岁尾安全生产等,加快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安全生产要常抓不懈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报告》时普遍认为,省政府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常抓不懈。审议中,大家提出了五点意见和建议。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部分组成人员提出,要深入研究分析事故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对症施策,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责任意识,把安全生产事故压下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部分组成人员提出,领导责任落实要到人到岗,出台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问责力度。要厘清综合监管、专业监管、行业管理之间的边界,解决体制机制不完善不适应问题,形成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和漏洞。
——努力健全安全生产预防机制。部分组成人员提出,目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存在“重检查、轻治理”等现象,建议科学把握安全生产规律,严格落实源头治理措施,从根本上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有些组成人员建议,要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编制警示教育片和宣传手册进社区、进校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
——分类施策应对高危行业企业。部分组成人员指出,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化工企业等不同行业的特点,认真分析、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本报记者 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