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军从北京回长治,没有间歇,再次出发西安,连交谈都只寥寥数语。务实少言也是他一贯的个人风格。在担任石圪节煤业公司总经理期间,大力推进矿井去产能关闭工作,到2016年10月,石圪节矿井去产能关闭工作如期全部完成,退出产能90万吨/年。淘汰井筒可以关闭,旧设备可以淘汰,唯独2816人的安置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但也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课题。向集团领导汇报,与班子成员调研,深入一线谈心,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是他晚上做梦都在思考的内容。根据当时石圪节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最后通过向外单位分流、内部退养、矿区后勤保障等举措,成功实现了所有人的分流安置,保证了职工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
担任王庄煤矿矿长,宋卫军依旧没停下他匆匆的步伐。在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他带领全矿职工迎难而上,狠抓安全管理,提前调整矿井生产布局,全面优化生产衔接,提高生产技术管理,使矿井安全生产平稳有序,连续15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尤其高标准通过了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成为了我省第一批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矿井。也是在他的力主下,王庄煤矿紧紧围绕采掘主导技术创新,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采掘主导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建成的吕向东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潞安集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潞安谋求的多元发展中,“两油一芯”作为支撑,是这个传统煤企的转型之钥。“一芯”是指该集团的拳头产品半导体深紫外LED芯片,“两油”中的煤基合成油也早已为大众所知,而另外一“油”则是宋卫军谋划已久的牡丹籽油。从播下第一粒种子,在期盼中发芽、生长、开花、结籽、收获,他的精力尽操于此,小小的种子变身为牡丹籽油、软胶囊、日化品等大家日常生活中吃得到、用得到的一系列产品,油用牡丹在他的推动下已深深扎根在潞安,成为最具标志性的“潞安之花”。
牡丹花开了,如何让它更加美丽地绽放?宋卫军主动学习油用牡丹系列产品深加工的各种技术和工艺,提议并参与建设一期年产2000吨牡丹籽油深加工示范厂,产品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国家牡丹籽油行业标准。“智华天宝”牌牡丹籽油的营销渠道,也在他一次次奔忙的身影中搭建起来,入驻“京东商城”,登陆“中国高端食用油网”,并与多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广泛开展品牌宣传和线上线下营销。
牡丹开花更要做到墙外飘香。按照我省产业扶贫相关政策精神,他积极倡导扶贫开发要与企业转型紧密结合,主动承担起集团公司的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以油用牡丹、野樱莓等为主的生物健康产业,使企业转型发展有了新的增长点。为了让贫困地区稳定脱贫、贫困农民持续增收,他探索出“牡丹产业链不断延伸”的精准扶贫模式,在实现企业和贫困户双赢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良好效果。
截至2017年底,宋卫军和潞安智华公司推广油用牡丹种植总面积达到24万余亩,覆盖我省58个县区。按每户平均种植2亩计算,可以惠及12万农户脱贫。它所关联的牡丹种植基地在2017年被国家标准委批准成为国家油用牡丹产业一体化标准化示范区。而在宋卫军牡丹“扩军”的规划版图中,到“十三五”末,要在全省范围内,扶持农户种植油用牡丹100万亩,这一数字到“十四五”要达到300万亩的种植规模。
宋卫军个人先后荣获过包括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全国安康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内的诸多荣誉,但他从不主动提及,在很多场合他更愿意宣传他的牡丹油,“这是我最义不容辞的责任,何况它背后还关联着诸多贫困户。”
本报记者 李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