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9日,从北京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文化和旅游部将新晋5A级旅游景区授予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这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评定的首批5A级景区之一。山西第8家5A级景区由此产生。
此前一天,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成立,为打造富有特色的文旅强省增添了更有力的保障。
今年1月至11月,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6447.81亿元,同比增长25.58%,已超过2017年全年旅游总收入近1087.6亿元,文化旅游业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代表。
……
今年以来,我省文化旅游业改革发展蹄疾而步稳。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定不移将文化旅游业培育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牵引,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强省,为高质量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
顶层设计,夯实基础,三大旅游板块绘就文旅新篇章
九曲黄河、长城古塞、巍巍太行,道不尽三晋旖旎风光……
我省立足黄河、长城、太行独有的山水风光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铺开黄河、长城、太行三篇旅游大文章,举全省之力锻造新的三大旅游板块。
凡事先谋而后定,深谋方能得先机。
2018年,三大旅游板块在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上实现新突破——
4月,我省出台了《2018年三大旅游板块突破性开局行动方案》,按照景区为王、路网先行、大项目建设、大活动促进、大企业运作的思路,部署“八大行动”,全力保障三大旅游板块突破性开局。
6月,《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式出台,为三大板块开发提供了路线图。
9月,《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8)》和《三大板块旅游项目招商册》编制发布,策划包装涉旅项目855个,总投资额为11208.3亿元。
与此同时,我省强化文化旅游项目落地,为三大旅游板块夯实基础建设——
“产业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抓住项目建设,就抓住了三大旅游板块突破性开局的‘牛鼻子’。”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盛佃清说。
2018年,全省确定重点旅游项目184个,计划投资总额2477.39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80.95亿元。
“这184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类79个、康养旅游类10个、文化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类52个、旅游新业态类43个,覆盖了全省11个市和90%的县,涵盖了全省旅游产业的基本要素和主要业态。”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张永成介绍。
4月12日,全省旅游项目开工季在晋中榆社云竹湖景区启动。20个重大旅游项目省级挂牌督办,同时为65个旅游重点项目获得国家财政7330万元资金支持。截至11月底,已经开工建设173个,完成投资217亿元。
旅游要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先导。
一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交通部门全面梳理我省旅游资源点901处,布局构建干线串联、支线循环、面上成网总里程13060公里的三大板块旅游路网。目前,已开工1300公里5条试验段旅游公路建设,截至10月底,完成投资61.7亿元。
小厕所,大形象。“旅游厕所革命”,提升我省旅游业品质。3月27日,我省新一轮“旅游厕所革命”全面启动,今年下达1000座厕所建设任务,截至11月底,已全部开工建设,并完工956座。
过去的一年,一系列在建项目落地生根,助推三大板块书写发展新篇章。
未来的一年,一系列储备项目开花结果,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投资兴业。
2019年,全省将加大三大板块投资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吸引法国PuyDuFou、中国国旅、棕榈股份、天津华宇锦绣等国内外旅游知名集团落户山西。
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地实施,初步确定了2019年50个重点文旅项目的落地,计划投资200亿元。加速推进省文旅集团王莽岭和娘子关项目,银泰集团五台山和雁门关项目,中景信芦芽山项目,东方园林湘峪古堡项目,华谊兄弟古书院矿新剧场项目,太原矿机黄土雕塑文化田园综合体项目,山西千禧集团文化旅游会展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
开放包容,精准营销,文旅软实力提升发展新空间
硬件基础打好,软实力也要强起来。
4月19日,以“人说山西好导游”为主题的山西省首届“大槐树杯”百名金牌导游大赛总决赛开赛。省政府拿出200万元重奖获奖选手,促进导游素质和服务水平大提升、大进步。
7月27日,山西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省将全面推进旅游产业标准化建设,为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提供高质量标准技术支撑。
目前,2019全省旅发大会召开时间已初步确定。大会将围绕“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主题,分析我省旅游服务现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思路目标与重大举措。
同时,将2019年确定为“全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通过开展“旅游标准化创建”“旅游优质服务品牌创建”等活动,营造优质旅游发展氛围。
除此之外,全省文旅部门加快推进“山西智慧旅游云平台”一期项目建设,力争明年“一部手机游山西”APP上线运营。
对内提质量,对外展形象。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精准营销,开拓发展新空间。
积极融入京津冀。一年来,我省旅游部门与北京、河北等旅游部门共同打造跨省市旅游线路产品,对引客入晋的旅行社实行递进奖励。
12月10日,2018全国网络媒体看山西活动启动,来自全国100家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优势,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12月14日,山西文旅进校园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中国国际旅交会、天津国际旅博会、北京国际旅博会、西安丝绸之路旅博会……一次次展会上,山西好风光频频亮相。
开放包容,放眼看世界。
10月9日,在美国纽约出差的王先生给记者发来一张图片,内容是以壶口瀑布为背景,配中英文“欢迎您!中国·山西”的宣传片出现在时代广场的LED大屏上。
2018年,我省聚焦“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主题,在世界各地播放山西旅游形象宣传片。山西太平洋国旅副总经理刘锋说:“旅行社接待的游客中,有不少是受宣传片吸引而来山西的。”
7月28日,2018港澳青少年山西长城游学推广活动暨内地游学联盟大会在太原举行。会上,我省发布了“2018-2019游学联盟年度计划”。
9月7日,山西旅游推介会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双方约定,在2019年葡萄牙将组织40家当地旅行社来山西踩线,推介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
随着境外市场宣传营销力度加大,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柏林、西班牙马德里、韩国首尔、俄罗斯莫斯科……山西好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游客。
明年,我省将通过境外专题旅游推介,大规模邀请主要境外客源地旅行商到山西考察踩线,深化与境外旅行商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到山西旅游,巩固东南亚、韩国、日本等传统客源市场,开拓欧美、非洲等新兴客源市场。
转型升级,业态融合,构建全省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也是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课题。
在去年全省149家重点景区基本完成了以“两权分离”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我省狠抓龙头景区建设,推动五台山景区与浙江银泰集团、平遥古城与华侨城旅投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云冈石窟注册成立大同文化旅游集团云冈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实行专业化运营。
在巩固加强现有战略投资商的基础上,我省持续加大国内大型旅游资本集团引进力度。
8月1日,机构改革前的省旅发委与中金国泰、首旅集团、北京传奇、上海复星、天津华宇锦绣等8家战投公司集中签约和具体项目对接,达成投资框架协议1300亿元。
与此同时,全域旅游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晋城市已赴郑州、新乡、洛阳、焦作等地开展了‘夏养晋城’主题旅游推介活动,全力开启多场‘接地气、惠民生、塑品牌’的旅游发展攻坚战。”晋城市副市长冯志亮说。
4月28日,太行旅游养生体验季启动。5月-10月份,晋城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21.58%,长治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5.70%。
产业融合是创新的重要途径。
8月21日,随着“首发列车开车”命令,冠名为“黄河号”的旅游列车从太原南站驶出,“山西全域旅游铁路行”活动启动。
11月10日,伴随着一阵响亮的鸣笛声,Y330次旅游专列缓缓停靠在大同站,700余名来自湖南的游客从大同站下车。至此,入晋旅游专列创下百列新高,成为“山西全域旅游铁路行”活动的一项丰硕成果。
“‘文化+旅游’,山西大有可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刘润民说。
故宫博物院文创研发交流中心落户平遥古城;省社科院同大槐树景区开展合作;山西博物院入选“百馆百企对接计划”,引领文化旅游商品的专业化、高端化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10月1日,暨《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之后,中国首部明清院落实景融入剧在阳城县皇城相府景区正式和观众见面。
“《再回相府》是企地合作、产业融合的全新模式,是以文化为核心凝聚力,以创意为核心竞争力,以资本为核心推动力,探寻文旅融合的有效途径。”山西文旅集团董事长王文保说。
宜融则融,能融尽融。
在新的一年里,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制定出台《山西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创作《黄河》《雄关娘子》《太行娘亲》等一批体现三大板块文化主题的文艺作品,逐步走进景区景点,充分挖掘丰富的“非遗”资源,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实现文化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有机统一。
未来,以“旅游+”为主要抓手创新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加大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游、乡村民宿游、休闲度假游、生态和谐游、城市购物游、工业遗产游、研学知识游、红色教育游、康养体育游、邮轮游艇游、自驾车房车游等,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
2018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围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基本路径,做强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品牌,隆起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完善大运黄金旅游廊道,构建全省域旅游发展“331”新格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改革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改革的脉络愈加清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华丽转型,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山西特色的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迈进!
本报记者王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