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勇立潮头 引领创新 知识分子风采录】杨更青 科技创新不停歇

时间:2017-06-03

2001年,毕业于中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清徐小伙杨更青进入大齿公司工作。16年过去,从工程技术人员,到车间主任,到工艺部经理,初出茅庐的“菜鸟”逐步成长为公司的中流砥柱。纵观其成长轨迹,可以看到一名奋战在企业一线的青年,靠着不停歇的技术创新和不褪色的创业热情书写出华丽的人生故事。在中国重汽集团大齿公司生产现场,记者见到了杨更青。他身穿蓝色工作服,被技术人员围着讨论问题,蹙着眉头,有些严肃。工作结束后,他边带记者参观,边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2011年是杨更青大放异彩的一年。那年,大齿公司启动了整体改造升级搬迁项目,作为第一家企业入驻大同装备工业园区。这个项目承载着大齿公司加入中国重汽后实现全面发展的集体梦想。接到任务的当晚,杨更青整夜未眠。他说:“头一晚睡不着,之后因为加班经常不睡。”杨更青的同事肖建国告诉记者,搬迁期间,杨更青基本“长”在现场,每天与技术人员调整设备,短短一个多月时间,1400多台设备就搬迁就位。之后两个月,他又组织人员对工序内容、工艺简图和设备型号等一一核查、比对、调整、审验,确保了所有设备正常生产。搬迁改造项目实施后,公司新增280多台先进设备及3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质量、工艺、产能、物流、管理五大提升。2016年,公司实施“精品工程”战略,杨更青是带头人。这期间,他组织、试验、推广了过程质量检测系统,在4条生产线的关键工序使用无线测量,实现了自动记录数据,直接生成检验记录表,为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奠定了基础,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杨更青成了名副其实的“杨总”,但公司员工还是亲切地称他为“杨工”。他笑着说:“我就是个技术工,工作价值和追求就是技术创新。”杨更青带领团队对轻型箱22种锻件、发动机齿轮散件包装等多种工艺优化改进,有效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仅去年一年就降低成本100多万元。2016年10月重卡市场回暖,中国重汽曼车型订单量激增,曼齿轮突然上量。杨更青大刀阔斧进行发动机齿轮工艺路线调整,扩展加工车间和生产线,优化生产工艺,协调外部厂家开展技术协作,消除生产瓶颈,最终确保了交付。“公司的主导产品重型变速箱目前也是供不应求,我们团队对生产线工装、机械手进行重新设计制造,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谈起专业,这位工科男的眼睛闪烁着光芒,话也滔滔不绝。

本报记者 赵志成 沈 佳 本报通讯员 申俊卿 吕晓霞

  • 上一篇:省城举办环保公益晚会
  • 下一篇:山西·昔阳招商引资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首批17个项目签约13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