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付国军,56岁,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采访人物:张晓艳,32岁,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初二语文教师。
采访人物:夏亮,39岁,太原市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
采访人物:郭玲萍,53岁,旱西关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采访人物:杨润宏,50岁,山西联运出租公司出租车司机,龙城“爱心车队”队长,曾获中国公益精神奖。
与你一起共成长
40年,一座城,一个人,改变的岂止是容颜?
城市,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提供了成长的空间,而每一个人在刷新自己人生的同时,用点滴奋斗推动着城市的发展。
40年的变迁,每一个人都是亲历者、见证者;40年的进步,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获得者:1980年,从赤峰来到太原求学的农村青年付国军第一次见识了城市的宽马路、大公园,而今在煤炭自动化领域拓展出一片天地;1998年,从平遥来太原打工的杨润宏从跑“黄面的”开始,见证了绿色出行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如今一家三代在太原扎下根……40年的波澜壮阔,在每个人心中积淀的是一段美好难忘的时光,更是一份继续前行的动力。
太原,为了更加美好的你,我们仍将继续努力。
杨彧
付国军:借改革之风越飞越高
时至今日,付国军仍清晰地记得1980年8月的那个午后。
在内蒙古赤峰市一个仅有百余人的偏僻村庄,18岁的付国军参加完高考后回村等待消息。为挣工分补贴家用,他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一天中午,正啃着干粮,在山上放牛的他突然听到了弟弟的呼喊声:“快到学校去拿录取通知书!”山西矿业学院矿山自动化专业——付国军成为全村第一个考到外省的大学生。
辗转4天,付国军来到太原。“迎泽大街的宽度就相当于从我们村的后街走到前街,下元一带比我们县城还繁华。同学们到迎泽公园游玩后,专门跑到迎泽宾馆八角楼前,站在汽车跟前照了张相,寄回家里。”回想起这一幕,付国军感觉恍如昨日。
那个年代的大学校园,人人都像是上足了发条。早晨6点多起床跑步,晚上自习一直上到10点多以后。遇上停电,付国军就跑到路灯下背单词。入学第3年,他报名参加了全校的英语竞赛,并进入了前30名——英语这只拦路虎终于被他拿下。
大学毕业后,付国军被分配到包头矿务局做了一年技术员,随后又考研回到矿院继续深造,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读研和教学的这几年,他跟随导师做过项目、编写过教材、举办过培训班……在太原这个第二故乡,他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全国许多地方涌现出“下海”热潮。在好友李惠勇的带动下,付国军参与成立公司,主要为高楼提供变频供水设备。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同时,他既是技术员又是业务员,骑着自行车一跑就是一整天。“迎泽大街上的不少高楼、上海一些高架路旁的坡顶建筑现在用的还是我们的产品。”付国军自豪地说。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公司在上海、青岛等地成立了办事处,员工增加到70多人,开疆拓土多元化发展。2007年,在付国军主导下,主动放弃了一些弱势项目,将业务集中在煤矿和市政自动化这两个行业。
山西是煤炭大省,付国军细数了煤炭开采的三个阶段:“我刚工作的时候,主要还是人工炮采。大型综采设备应用后,减小了劳动强度,矿工仍面临着粉尘、瓦斯、水等潜在风险。现在我们研发出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率先提出‘采煤机器人’的概念,把工人转移到工作面200多米以外、有新鲜风流的设备列车上,运用互联网计算机操作,大大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安全系数。”
全省首批挂牌新三板、被评为“矿山自动化第一股”,为工业大型装备提供维护和监测的“装备云”上线,“矿山远程运维服务”被列为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6年间,科达自控认准了煤矿自动化这条路,即使是在煤炭经济不景气的那几年,一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现已跻身国内矿山自动化的第一方阵。
“在太原学习工作了将近40年,我早就是太原人了,相信科达一定能借改革之风越飞越高。”付国军充满信心地说。
张晓艳:愿每个孩子都成为一首美丽的歌
“类人猿克服逆境,才蜕变成人类。所以逆境更能出人才。”
“父母把我们送到好学校,就是创造顺境。所以顺境更易出人才。”
在一句句你来我往的交锋中,在一阵阵欢声笑语里,山西现代双语初二26班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这是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延伸。全过程都是同学们自己策划的。孩子们辩论的激烈程度远超出我的想象。”12月17日,语文老师张晓艳告诉记者。
80后临汾姑娘张晓艳赶上了中国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2006年,还没从山西师大毕业的她,在运城运康中学实习时,恰逢招聘,张晓艳就被正式录用。“当时很多人选择公立学校,而我却更喜欢民办学校灵活的教学方式。我们学校有老师到现代双语培训,回来说省城民办学校的量化管理有特色。”张晓艳说。
今年5月,怀揣着一份向往,张晓艳应聘成为了现代双语的老师。民办教师的身份给了张晓艳没有羁绊、说走就走的自由。而一向认为“语文最好的载体就是活动”的她,在这里开始了新的教学模式。
每堂语文课前3分钟,都会有一个孩子演讲,演讲的内容都是课外知识。“想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也触摸到孩子们关注的点。”随着“大语文”理念的拓展,张晓艳所带的两个班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张晓艳告诉记者,现代双语有着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今年他们的语文教研组长赴上海学习,而面向学生的朗读大会、读书大会、献一读百海量阅读等活动如涓涓小溪,引领孩子们找到了芳草鲜美、神秘奇幻的“桃花源”。
本学期,张晓艳当上了班主任。她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跟着妈妈一起吃住在校园里。张晓艳说她喜欢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有教养的学生”,做“阳光少年”。这里有科技文化节、双语讲坛、英语脱口秀、书画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无不丰富、滋养着学生。而自立早操、激情早读、优美路队、无声就餐、整齐间操、星级内务、无声自习、庄严升旗等“八道风景线”,则规范着每个学生的行为。
“我想把每个孩子都陶冶成一首美丽的歌,当我停止歌唱时,也要让最动人的旋律留在孩子们的心上。”张晓艳动情地说。
夏亮:为市民打开一扇“悦”读的窗
新颖气派的建筑造型、宽敞舒适的阅读环境,“书宅大院,中式风格”的基调,让每一个来到太原市图书馆的人叹为观止。“每天清晨,数千读者排队等待进馆的场景已成为太原市一道文化风景线。”12月中旬,记者走进太原市图书馆,夏亮说这句话时满脸都是自豪。
太原市图书馆1954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拥有64年历史的公共图书馆。夏亮参加工作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图书馆还在文瀛湖畔。“馆舍面积只有700多平方米,还是砖混结构。”夏亮指着老照片给记者看。
那个时候图书和读者是不见面的。书在库房里,读者借书时只能把目录卡片里的图书分类号和作者名称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由工作人员手工检索,并入库查找。“一本书的借阅前前后后至少七八分钟,一天的接待量也就200来人。”
“2004年图书馆搬迁至滨河西路,最大的变革就是图书和读者终于见面了。”夏亮说,那时的图书馆有六层,全部实行开架式服务。大家可以直观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手续办理也由原先的手工服务变为电脑服务。
从2014年开始,图书馆在原址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扩建,达到了5万余平方米,成为全国第三大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同时也实现了服务方式的人工智能化,即自助借阅、自助办证等。记者在一楼大厅看到,有读者选好图书后,找到自助借还书机,刷一下读者证,再把书放在机器的感应区内,通过自动扫描书上的芯片便轻松完成了借书。
“不仅如此,市民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京东太图飞书服务专区,挑选喜欢并符合相关规则的书籍,由图书馆出资购买,并邮寄到家,看完后归还给图书馆即可。”夏亮说。
目前太图日均人流量在六七千人次,周六日都是2万余人次。作为新时代的图书馆,太图不再以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为主,而是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场所场馆的功能。站在马克思书房前,夏亮说道:“如今的太图,正在为市民打开一扇幸福的窗。人们来到这里,不仅仅能够借还书,还能够看电影、听讲座,学油画、学昆曲、学京剧等,太图已经变成一个多元化的第三文化空间。”
郭玲萍:居民脸上的笑容是最大的动力
2000年12月,35岁的郭玲萍通过笔试、面试、居民选举,如愿成为一名社区干部。“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就是想实实在在帮居民做些事情。”18年了,聊起当时的这一决定,郭玲萍初心未改。“那时候社区刚刚改制,无论办公条件还是社区环境都很一般。”郭玲萍一边介绍,一边拿出几张当时的照片说道:“2003年,办公场所狭小的问题首先得到了解决,一个小屋变成了4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条件好了,社区干部为居民办事的热情更高了。”
旱西关西社区的楼房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的回迁楼,立面陈旧,院落很乱。为此,郭玲萍与其他几位社区干部和热心的居民一起,利用小区住户装修后倾倒的建筑垃圾来平整小区院落,并积极与驻地单位协调,将旱西关南区进行了路面硬化、楼道粉刷等整治。焕然一新的小区面貌首先在2006年5月呈现了出来。
“在那之后,太原打造美丽社区的力度越来越大,社区办公经费不断增加,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区干部的待遇逐年提高,社区服务功能也更加齐全了。”
在郭玲萍的带领下,旱西关西社区的面貌和其他社区一样,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 展 以来,我们率先在一个宿舍院打造了一面1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墙,楼道内设置了公益宣传栏,更换了路灯和破损的健身设施等,还利用有限的空间建起羽毛球场,让居民有了健身的地方。”
闲聊间,郭玲萍的脸上始终洋溢着一种自信的微笑,那是一种责任的呈现,更是一种担当的表露。
“如果每个小区的环境都能得到改善,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能自觉从我做起,那么,文明和谐的氛围自然就会形成。所以,我们的责任并不小。这么多年的工作中,虽然也有不少难事、烦心事,但每当看到问题解决后,居民脸上露出的笑容,便觉得有了新的动力!”
杨润宏:在太原买套房扎下根来
“有一次,开‘黄面的’的邻居,在我的小饭店喝醉酒,趴在桌上掏出车钥匙,让我开他的‘黄面的’去接他朋友,这是我第一次与出租车‘亲密接触’。”12月15日,杨润宏和记者谈起他与出租车20年的“情缘”。
第一次跑出租,杨润宏既兴奋又紧张,晚上8点出车,他从居住地西山拉一位乘客去重机宿舍。那时,太原河西偏僻,路窄、坑洼、灯少、昏暗,路两边尽是玉米地,好不容易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却因天黑路不熟、车技生疏,倒不出来。
杨润宏只得用公用电话给邻居打传呼求助,邻居帮他把车开了回去。从此,晚上跑车时,他先问乘客目的地,小街小巷他就推脱不去。一个月后,他对大街熟悉了,拉客遇到陌生地方,就让乘客指路,有时就停车问路。
由于“黄面的”常坏在路上,找不到汽修店,车一出问题,杨润宏就打传呼,让邻居过来解困。邻居嫌影响休息,晚上就关了传呼机。“打小我在太谷农村,对太原人地两生,刚开始跑出租受了不少罪。”
随着对太原大街小巷越来越熟悉,杨润宏跑出租车越来越顺手。2002年,杨润宏关了饭店,全身心加入“的哥”行列。他与车主签了出租车“小包”协议——只管开车,每天交150元的份子钱。此时,太原“黄面的”已换成“红卧的”。他开的是一辆带空调的富康车。
2008年太原出租车换成了油气两用型,每天可省下油费40多元,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那时,儿子正上大专,全家生活开支全靠我跑出租的收入。”
2012年,太原兴起“滴滴打车”。用“滴滴”不仅减少空载率,接单还有奖励。“那时用‘滴滴’,一个月收入5000多元。”杨润宏说。
2016年,随着高架、立交桥的兴建,太原交通更加通畅,绿色环保的纯电动出租车成了城市一道风景。“路好了,跑得快了,一个月能收入六七千元。现在我已当爷爷了,打算在太原买套房扎下根来。”杨润宏眼睛笑得眯了起来。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杨彧 曹秀娟 丁园 范珉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