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步伐 可持续发展渐入佳境

时间:2019-01-10

太原智慧产业园。

迎泽大街。

改造后的食品街夜景。

改造后的体育西路街景。

改造完工后的五一路。

山佑龙城苑回迁安置房。

王家峰民政园鸟瞰图。

中正天街是太原市首家24小时敞开式“互联网+”商业街区。

改造后的南沙河快速路,在迎泽大街和南内环街两条主干道之间承担分流城区东西向交通压力的次干道功能。

家门口的欢乐谷——台骀山旅游度假风景区。

迎泽区是省城政治、商贸、信息金融和科技文化中心,总面积1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2006年,被确认为太原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历经10年建设,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分别突破600亿元和500亿元大关,达到602亿元和521亿元,较2006年分别增长212%和218%。

作为太原市乃至山西省的传统商贸大区,始终坚持用创新发展的思路不断推进三产立区、商贸兴区、民营强区。区划调整前,原南城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至1996年,全区个体私营商业户已发展到12663户,成交额达10.9亿元;区划调整后,迎泽区确立了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氛围,一大批全市标志性商贸企业在柳巷食品街、朝阳街区、“互联网+”智慧产业园拔地而起,为迎泽区商贸中心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开始实行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截至目前,累计审核2000余户,保障对象4000余人,实现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阳光施保”“应保尽保”。对全区12个城中村进行改造。2013年至今,累计征收42个房屋项目,覆盖居民住户或单位近2万家,征收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2.7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加大小街巷改造力度,先后对体育西路、五一路、创新路、创业路、上马街、新新巷、南十方东延等道路进行改造。

坚持“建管并举”,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前,原南城区没有独立的专业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城区主干道由市辖专业清扫队伍负责,一般街巷由民办清扫队承担。1981年,南城区组建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局,由此拉开了城区独立承担环卫建设和环卫管理工作的序幕。2004年,按照“政企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在全市率先推行了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清运等市场化运作改革。同年,区政府投资300余万元建立数字信息平台,实施“数字化城管工程”。近年来,不断推进城乡清洁提档升级,对全区116座公厕进行改造,新建31座不锈钢公厕,实现全区无旱厕。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全覆盖。实施智能城管建设,对垃圾中转站、环卫车辆、作业行为轨迹全部实行GPS平台实时监控管理,并全面推行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

城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城乡生态建设。深入推进“五项整治”,对老旧片区和新改造道路周边地区实施集中供热改造,实施城边村气化工程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关停搬迁污染企业,常年运行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替代。在全省首家实施县级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工程总体规划,台骀山滑世界农林科技博览园被评为东山地区唯一的国家4A级景区,东山生态走廊循环圈基本成型。大力开展植树造绿和小游园建设工作,对南沙河进行专项整治,南沙河由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两岸垂柳依依的绿色景观,全区绿化数量大幅提升,2007年,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7.92%,较2002年第一次普查的13.37%实现翻番,人均绿地面积由2.455平方米增加到5.39平方米。2009年,全区绿化建设开始走向精品化、精细化发展道路。先后建成了一批融文化、健身、观赏为一体的游园。同时,坚持在道路改造中见缝插绿,在桃园南路、双塔西街等街道依势建成小绿地、小游园、小街景。2015年起,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又先后建成15个小游园、15块绿地,全区绿化面积和绿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截至2017年,全区绿化覆盖率为37.54%,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92平方米。

  • 上一篇:文化建设呈现新气象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 下一篇: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