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太原市救助管理站接待科科长卫树强正在为第二天的护送工作做最后的准备。之前,太原市救助站启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滞留人员寻亲。短短一个月,214名滞留者中,有24人比对到户籍信息,确认了身份。其中,有18人已经与家人取得联系。在这18人中,有2人已经回了家,3人需要特殊安置。其余13人,工作人员将分组将他们护送回家。
人脸识别 三年后让他回了家
11月16日9时许,66岁的冯存有带着妻子和小儿子出现在太原市救助管理站。卫树强告诉他们,“您儿子就在大厅等着!”
冯存有看到分别3年的冯燕青时,双眼噙满泪水不吭声,妻子高金变看着儿子,嘴里挤出几个字。冯燕青则一言不发,眼神直愣愣地望着地板,颌骨因后槽牙的咬动不断微动着。
2015年,家在忻州的冯存有带着患有精神疾病的冯燕青来太原治病。当年8月31日凌晨3时,高金变夜间上厕所时,发现儿子的床铺空着,人不知去了哪里。从那时起,这一家开始了漫漫寻亲路。“3年了,老家的房也卖了,我们留在太原打工,大街小巷都找遍了,救助站也来过,就是找不见。”高金变回忆。
2016年9月7日,南站派出所民警发现了冯燕青,将他送到救助站。初到救助站时,冯燕青特别胆小,直往床底下钻,他从不与人交流,身上也没有任何能表明身份的东西,站里只能用“无名氏”来称呼他。
今年11月15日,冯存有正准备和老伴出门找儿子,接到了太原市救助管理站的电话。“说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找到我儿子了。”他们老两口专门为认亲做了“排练”,通过微信视频模拟了这次见面。
11月16日11时许,冯燕青左手牵着父亲,右手拉着母亲从太原市救助站离开了,这个3年来被称作“无名氏”的男子,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214名滞留人员 24人比对成功
冯燕青找到家人,还有一个人和老冯一样激动,那就是站里的接待科科长卫树强,“我都失眠了,一早就起床将比对信息发给了忻州的兄弟站。”卫树强难掩激动的神情,他展示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成就感满满地笑着。
这些都是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高效率。今年3月,民政部在全国救助机构和托养机构交叉检查过程中,发现太原市救助管理站滞站人员多,建议尽快引进人脸识别技术,加大滞站人员身份甄别力度,帮助他们返乡。
太原市救助管理站第一时间组织专人,与太原公安万柏林分局积极对接。效果是相当可喜的。借助人脸识别系统,太原市救助管理站对站内214名长期滞站人员进行身份查询,成功比对出24例长期滞站人员的身份信息。
多种渠道 让滞留人员早日回家
救助管理站救助人群主要包括流浪乞讨人员、投亲不遇、务工不着、被盗被抢和发生临时生存危机的人员,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救助站的临时救助服务最长为10天,除了提供免费的食宿以外,还有很多其它救助服务。
“我们会免费帮他联系家里的亲人,需要衣服、理发、洗澡的,我们也都免费提供,需要返家的,我们提供返家车费,需要护送的特殊人群,我们还会护送返家。总之在救助站,所有需要我们提供服务的,我们都尽可能提供。”太原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郭宏伟介绍说。
通过临时救助,有很多流浪人员得以返乡,但是一些无行为能力的流浪人员,比如已经不记得家庭所在地的人员,不得不滞留救助站。对于这样的滞留人员,救助管理站会通过相关网站,给他们寻亲。然后,再通过他们的口音划定区域进行推送。确实找不到家人的,按照相关规定实行安置。
目前,太原市救助管理站有214名长期滞留人员。其中,最小的两岁,最大的八十岁。多数无法清晰描述自己的身份,这给寻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以前,多是应用DNA技术进行人员信息比对,但由于DNA数据库不够丰富,仅有2人通过DNA技术比对成功。与DNA技术对比,人脸识别技术的优势更明显,只要是有户籍的人员,就能通过庞大的户籍信息库核实到身份信息。
目前,太原市救助管理站仅对接了太原公安万柏林分局一家,可以比对的信息范围只局限在山西省,而滞留人员的户籍却未必都在本省。下一步,太原市救助管理站还将与省公安厅合作,接入全国人脸识别数据库,力争让更多的滞留人员早日回家。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