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家鸣)“一朵牵牛花,爬上大树杈”。高音喇叭广播曾经是农村的主要信息来源。如今,走入沁县乡村,依旧能听到那熟悉的喇叭声。与过去不同的是,大喇叭播放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与村民有关的各类通知外,还有国内外新闻、各类惠民政策、种养技术讲解、市场信息等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切实服务群众,沁县在所有农村党支部中开展“党建之声”广播工作,利用传统的大喇叭为群众提供全新的服务。
2018年12月中旬,记者走进沁县,聆听大喇叭新时代的声音。在定昌镇泊立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飞一早便开始了今天的“党建之声”广播,首先是一段宣传政策的快板。村民李全忠说,每天的这个时间都想听听广播,通过听广播自己对国家大事、各项惠民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张二兰每天都是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听广播,她发现这种习惯越来越多地成为大家的习惯,“泊立村街道越来越干净了,我们越有干劲”。
“党建之声”由各乡镇组织委员具体负责每天编辑整理播报内容,根据村里的具体情况,在不同时段播放。一般播出时间在早7时到8时,中午12时到1时,晚6时到7时,利用村民3次吃饭的时间播放,不影响大家干农活,还让他们在闲暇时间了解了相关政策和工作动态。
为保证群众愿听、爱听、受益,大喇叭每天的播报内容坚持政治合格、立场正确、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原则,主要包括:听党音,定期播出县内新闻、解读最新政策;听工作,传达近期党建工作;听典型,宣传身边先进典型;听信息,传播管理技术,第一时间传达气象预报、应急预警、灾后恢复等信息;听红歌,适时插播红色歌曲、戏曲名段等文艺节目,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一个月来,大喇叭不仅将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递给群众,活跃了广大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让群众了解和掌握最准确的致富信息,也架起了党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大喇叭在沁县大地重新响起来,让不少村干部颇为感慨:“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只见喇叭不见响,不怨喇叭怨村长。”过去喇叭空挂,折射出的是村级组织虚化的问题。如今,大喇叭响了,村风民风变了,党和农民的纽带紧了,农村思想阵地稳了,村里工作找到了抓手,干出了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