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永济,鹳雀楼和普救寺非去不可。
2002年,消失近800年的鹳雀楼重新亮相,海内外为之雀跃——谁不想去看看从小就背诵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那座楼呢?普救寺名气也大得很,从元代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开始,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让普救寺成为无数青年男女向往的爱情圣地。
11月30日上午,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来到这两处久负盛名的景区。冬日景区淡季,游客不太多,所以景区旅游品售卖的摊位、店铺半开不开。鹳雀楼下,摊位大姐的买卖在10点左右才开张,一位来自河南老年旅游团的大妈搞了搞价,花二十多元钱买了两把扇子和一个木制梳妆小盒,山西晚报记者则花了6元钱买了一本《话说鹳雀楼》的小册子。之后,又有些老人过来,买得最多的还是扇子——那上面是鹳雀楼还有《登鹳雀楼》那首诗。
摊位大姐说,平日卖得最多的就是这种扇子,她一年能卖七八千把,既价格便宜又有纪念意义。其次就是那个梳妆小盒了,盒面上写着“鹳雀楼留念”,一年卖二三千个。还有种鹳雀楼模型的水晶球,稍微贵一些,一年能卖几百个。
普救寺门口的店铺,门面一般,里面除了旅游纪念品,看上去主要靠烟酒、饮料、零食谋利。山西晚报记者花15元钱买了个据说是用永济当地桃木车出来的珠串。店主介绍,他这里还有《西厢记》的连环画和明信片,都是著名画家王叔晖在上世纪80年代所绘的作品。明信片当年运城地区印了30万套,一直卖到现在,连环画倒是不断重印,原先定价6毛,现在要价5块,不过两个东西一年都卖不出去多少,也就几百上下吧。店主一再推介王叔晖工笔人物的精彩,对现在人们不能领略妙处而遗憾,“现在人们不重视文化,欣赏不了了”。
我嘴上附和着,心里却不以为然。这种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可不小。比如说,故宫文创产品去年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各类“萌萌哒”的文创产品吸足了眼球,到故宫的游客不买上一两件不甘心,就算不去故宫,官方网店上也会特意淘一淘。苏州博物院一年文创收入有1400多万元,爆款产品说起来简单之极——一盒25元的紫藤种子,每年还要限量卖,下手一晚就没了。
吃住行,游购娱,这是旅游全部内容。如果把旅游视为一种仪式的话,那么,购就是仪式的最后一个程序。非如此,不算圆满。人们去了一个地方,吃的喝的,很快化为舌尖上停留不住的感觉;逛的看的,最多也是手机相册里的一张图片,能够物化和凝聚记忆的最好方式,一定是带有鲜明的景区或者地方特色的纪念品,什么时候看到它,所有关于那个地方的记忆就会浮上心头。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已经到过十四个县市,到过许多景区,也欣赏过许多的美景。但是一路走来,景点也好,景区也好,竟然无甚可买,想来对于这些县市的旅游产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到了永济,终于见到了旅游纪念品售卖的商店,却只有扇子、梳妆盒算是“特色”,换个图案在别的景区也这样卖。甚至,当你知道,那个小梳妆盒是浙江义乌生产的,而扇子来自山东——它们为大半个中国的景区生产这类“旅游纪念品”时,你还会有种上当的感觉。你以为买回去的是当地特色,然而它既不“当地”,更非“特色”,全部的作用仅仅能标志“到此一游”而已。
其实,人们对旅游纪念品的要求并不高,一要方便携带,行李箱里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二是价格适中,不要给旅行消费带来更多负担。满足了这两点,才希望纪念品带有地方特色,带有文化含量,带有创意成分,要是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那就更完美了。为什么鹳雀楼图案的扇子一个摊点一年就能卖出去七八千把,就是因为它在最低层次上满足了以上所有的要求。
但是拥有鹳雀楼、大铁牛、西厢记等许多大“IP”的永济,如果就是靠扇子来填充旅游纪念品市场,那真叫“暴殄天物”。这要放到心思活络的人手上,不知道有多少花样可玩。我曾经在成都锦里古街上,买过一个戏剧脸谱玩偶,它半个手掌大小,融合了川剧的变脸艺术,一晃就变个脸,从成都回来好久,还时不时拿到手上晃一晃。除了这个,因为靠着武侯祠的缘故,在锦里古街上,满大街都是三国人物的小雕像,卖得最好的,除了诸葛亮,就是关羽——那可是山西人啊。所以我就想着,即使来个最简单的,把大铁牛或者西厢记人物等比例缩小,做成玩偶,也要比卖扇子更好啊。
当天下午,采访团参观了一个文创园区——太宁葫芦园,又让我对永济的旅游纪念品有了更多的惊喜。这是一个集葫芦种植和葫芦文化创意、工美研发的科技创新企业。
去年3月,种下第一颗葫芦种子,去年12月,收获了第一颗葫芦,并有了第一件葫芦文化的产品,到现在,销售额已经突破了百万元。企业的工作人员说,葫芦,也叫蒲卢,听名字也和古称蒲州的永济有着莫大关系——在古河东地区最早种植和雕刻,他们恢复了这个传统的种植项目,并挖掘、整理、创新葫芦雕刻技艺。如今河东葫芦民间制作技艺已经是永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产品在各种博览会屡获大奖。
在葫芦园不大的展厅内,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大大小小许多葫芦,大的有四五十厘米高,小的一只手就能握住,大部分像中型口杯一样大小。葫芦上工匠们尽情展示着堆锦、掐丝、烙画、彩绘、雕刻等诸般工艺,图案既有传统的“福禄”(葫芦谐音),也有极具运城特色的关羽、鹳雀楼等。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说,卖得最好的,是葫芦雕刻出来的台灯、葫芦制作出来的茶罐等实用具,去年一家大型超市一下子就和他们订三千个茶罐,可惜他们刚起步,没有那么大的生产能力。而且,他们对市场做了充分调研,几十元一百元左右的产品是需求最多的。
参观了这个葫芦园,我觉得,这简直是为永济市旅游量身打造的纪念品,要特色有特色,要传统有传统,要创意有创意,大小价格也合适。下一步,就是看怎么和永济的旅游充分融合,让所有的游客都能期待满满而来,收获满满而去。
山西晚报记者 李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