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如果想去晋城市洞头村,就要从刚刚撤县设市的晋城城区,沿着白水河往西南方向走,绕过九沟十八垴,直至看到群山中间一片迷你盆地。10公里的路,要走4个钟头。
依托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地理位置,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洞头村设过训练班。这样一个有历史渊源的农村,却迟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无”村接上了大网电
那时的洞头村是出了名的“三无”贫困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据村志记载:1978年,洞头村有67户267口人,到了1992年只剩下42户143口人。半数人口外迁,难舍故土的人留下来,日子过得很艰苦。
1992年,王全富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出去打过工,也读过几年书,了解外面的世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早已改换了面貌。眼前的洞头村,有诱人的田园风光、众多的历史遗迹,守着金山银山却在过穷日子。和村委会再三讨论,并询问过留守村民的愿望后,王全富决定将修路引水作为改变村庄的首要举措。
想修路引水,得先有电。这是王全富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洞头村原来仅有的一条低压电线是从附近煤矿拉过来的,后来接上了“电管站”的电,但电压一直不稳定。村里也经常交不起电费,所以隔三岔五停电。王全富决心改变这一切。
没有资金,王全富就数十次跑到市区电力、水利部门寻求帮助。1993年,供电局勘察后决定架起2000米临时线路,为村里引水修路提供用电保障。当时派来的供电人员刘晋钢、李冠平,后来和洞头村结下了情谊。“村里第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第一条正式的10千伏线路,都是经我手安装修建的,我印象深着哩!”刘晋钢回忆道。
1994年年初,王全富带领村民建成了一个500立方米的全封闭水池,初步解决了洞头村吃水难的问题。随后,洞头村人开山清运土石,于1998年修通了与川东路相连的1070米挂壁公路,告别了“冬走河滩夏攀崖”。
生态旅游让村子脱贫奔小康
洞头村通往外界的大门打开了,与市区的车程缩短至6公里。城里人发现,晋城竟然有这么风景秀丽的去处。王全富意识到,发展旅游才是致富道路。他敢想敢干,开始谋划洞头村从传统农业向生态旅游业的转型。
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2002年,供电企业经过考察,为洞头村新增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2%。洞头村成为晋城地区最早装上路灯、最早建起生态农家庄园、最早普及电视空调、经营家庭型“农家乐”的乡村之一。
六月入夏骄阳好,出行采摘正当时。在村民王小坤的采摘园里,成熟的红毛桃挂满枝头,成熟的果味飘香四溢,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王小坤自豪地说:“我这个果园经营了十多年,如今才时兴的美丽乡村游,我们洞头村早在十几年前就靠着生态旅游脱贫奔小康啦!”
洞头村迈进了新时代
站在新起点,规划新未来。根据村里的规划,洞头村以“太行山自然农业文化示范村”为定位,以整治环境卫生、垃圾分类为切入点,由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清除畜圈、填埋旱厕、修复残壁、粉刷墙壁、硬化街巷、植树造林。小山村大变样,2010年一举跨入省级生态文明村行列。一时间洞头村名声大噪,“北上白马祈福,南下洞头乘凉”成了晋城人周末休闲旅游的标配。
昔日交不起电费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了用电大户。从2012年起,晋城供电公司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会定期到洞头村上门服务,协助村里更换路灯,帮助农户整理家中电路,让每家农家乐里用电更安全,排线也更美观。说起党员服务队,王立新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每次家里有个啥问题,给所里打电话,不到半个小时这些‘红马甲’就能到家里来。”
洞头村没有停止她发展的脚步,3年时间里修建了门球场和多功能运动场,铺设了340米登山步道,建起了廉政教育基地、拓展训练基地,明年还要重修南山佛洞、琵琶寺、清朝旧居等古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洞头村变成了“三晋桃花源”。如今再到洞头村去,一幅幅展现农村生活的鲜活彩绘跃然于家家户户的墙上,洞头村又提升了自己的“颜值”。2017年,洞头村营业的“农家乐”、采摘园有10多家,接待四方游客6.5万人次,人均收入过万元。
许多昔日搬出去的村民又搬了回来,昔日冷落的庭院今日又热闹了起来。他们携儿带女,乐乐呵呵,要在自家门口经营后半辈子的幸福事业。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宁静 马丹宁 石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