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一力饭庄旧址(。(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认一力南中环店(。(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小的时候奶奶带我去吃蒸饺,那会还没有这种大笼蒸饺,是按个收费的,奶奶买了三个,但自己不舍得吃,都留给了我。”12月22日,冬至,53岁的郭先生早早来到“认一力”,看着早已排起的长队,不禁感叹起当年第一次吃“认一力”时的情景。
的确,在大多数太原人的记忆里,“认一力”几乎就是蒸饺的代名词。而“买东西到开化寺,吃饺子去认一力”这句流传于老太原人中的俗语,更是表达着老百姓对“认一力”这个老字号的青睐。
动荡年代的第一次“创新”
在太原餐饮市场,有着88年开店历史的“认一力饭庄”前身称“认一力回民饺子馆”。1930年,保定回民安良天初创此店,并以伊斯兰教义“认主独一,主力无穷”而得名的。最初的七年间,饺子馆主营牛肉蒸饺,此外还经营着几十种传统的清真菜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兴衰,“认一力”的发展之路也充满崎岖。1937年,日军入侵,太原沦陷。安良田一家为了避难,远走西安,直到五年后才返回太原,操起旧业。但那时的太原民不聊生,市场萧条,物价飞涨,无奈之下,安良田在现在小店区的区域内租了一块地来养羊,用三分牛肉、七分羊肉的比例来调制饺子馅,并且煞费苦心,不断地调剂配料,精细制作,才保住了信誉,维持了生计。
日本投降后,内战爆发,如履薄冰的安家面临了更大的困难。局势不稳,原材料的购买极为困难,战火连年,久经风霜的认一力又在解放太原的战争中因临近的德丰书局被炮火击中而引发火灾,形势岌岌可危。
那时,认一力的饺子馅已改为单纯的羊肉馅,因为有秘传的药料去膻增香,健脾助消化,而且口味不错,羊肉蒸饺也成了品牌。
也正是这一创新求变,不仅让店铺挺过了困难时期,还让认一力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迎来了新的辉煌。
重建扩建迎来第二次创新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同时也给在风雨飘摇中的“认一力回民饺子馆”带来了新的生机。
1984年,在太原市政府和太原市服务局的支持下,“认一力回民饺子馆”在桥头街原址上又进行了重建和扩建,并更名为“认一力饭庄”。经过九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古朴典雅的伊斯兰式建筑耸立在桥头街上。楼顶上高耸着半月形的铁杆;铁杆下一座别致的拱形凉亭,在蓝天下熠熠生辉;半人高的女儿墙底,一溜伊斯兰式的拱形门窗新颖别致;一楼的三个卷筒式铝合金大门闸和乳白色大理石贴面,将整个楼映衬得愈发华丽庄重。改建后的“认一力饭庄,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大小六个餐厅,可同时接待600位顾客就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认一力”经常有排长队购买的情形,品牌曝光率很高,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
据太原市饮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认一力”最鼎盛的时期是在九十年代中期,经济效益在太原市饮食服务总公司下属各分公司名列前茅。这一年,“认一力”的牛羊肉蒸饺被当时国家贸易部评为名吃,“醋浇羊肉”评为名菜,“认一力”同时成为“中华老字号”会员理事单位。
“成长烦恼”下的再次创新
54岁的安国辉,是安良田的第四代传人,作为安家至今还在认一力工作的后人,他的日常工作是调配饺子馅。1986年进入“认一力”学艺,至今已有30多年。这30多年,他见证了“认一力”发展最为辉煌的阶段。
安国辉清楚地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认一力门前排队买蒸饺的人啥时候都是一条长龙。在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条件下,吃认一力的蒸饺那就是改善生活。“当时那个环境下,物资相对匮乏,买很多东西还需要供给票。我们的蒸饺一口下去,滋滋流油,很多顾客也说得很明白,吃顿蒸饺,就是给肚子里补补‘油水’。”
尽管老字号自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的光环,但企业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机制体制滞后,以及餐饮市场逐渐南移、消费群体日渐减少等种种因素,正成为老字号面临的“成长烦恼”。
面对竞争,“认一力”清楚地认识到,生存和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创新、靠品牌、靠文化、靠信誉。
经过多方努力,2012年,南中环街店正式迎客。2016年,“认一力”饭庄终于在桥头街开门营业,此次原址恢复,在保护原址原有风貌上下了功夫,恍然回到了当年的时代,唤醒了百年记忆。同年8月,与时尚相遇的府东公寓加盟店开业,走进认一力府东店,几乎都是80、90后的身影,在他们的眼里,老字号的发展要接受和适应这个时代。
“认一力”总经理阴小强告诉记者,认一力三家加盟店旗开得胜,正是老字号这种传统经营模式在加盟店方向上的一次有益探索,它让“认一力”尝到了精准选址和定位的甜头,也让太原百姓看到了老字号重振的希望和路径。谈到下一步的发展,他表示,2019年已经在建设南路和千峰南路规划好了两家新店,还打算把“认一力”这个品牌铺进社区。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平遥和大同也会有开店计划。
对此,据太原市饮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老字号的发展,始终要秉承和发扬“中餐灵魂”、“中餐魅力”和“工匠精神”的理念,一方面注重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也要做精做实现有品牌。而且如果可以尝试把老品牌和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也将是对太原传统饮食文化一种很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