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第一书记】奋战一线 倾情为民

时间:2019-01-17

战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第一书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们毅然走出机关、扎根一线、造福一方,为群众脱贫带头,为乡村振兴探索。他们扑下身子抓党建、聚人才、强产业、促和谐,用心用情用力兑现承诺、践行使命。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他们在重重困难中经受考验。吃苦耐劳是他们的品格,坚韧不拔是他们的作风。他们中不乏勇担当、善作为的先进典型。本报今日推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第一书记”专栏,旨在与读者分享第一书记奋战在一线的生动故事。

“山区老百姓太好了!他们把对党的感恩之情化作对第一书记的浓浓亲情。”2018年12月29日,在大宁县道教村村委会,李孟涛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讲。

今年35岁的李孟涛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政司主任科员,2017年8月被选派到道教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来,李孟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道教村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中,使道教村迈向了“全国文明村”行列。

大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省深度贫困县。道教村位于大宁县城西12公里,全村有329户857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263口人。李孟涛说,第一书记职责就是抓党建、促脱贫、为民办实事。他按照省委“三基建设”部署,狠抓党员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道教村有33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12名。村党支部坚持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大都安排在晚上8时召开。李孟涛安排播放会议内容PPT和微视频教育片,农村党员们喜闻乐见,形成了开会愿来、来了爱听、听了会记、记了还能充分参与讨论的良好氛围。李孟涛组建了道教村党员干部微信群,用群众语言讲政策,33名党员就成了33个喇叭。他组织开展党员说事活动,设立了党员便民服务岗,定制了党员红马甲,全体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服务群众,既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又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李孟涛认识到,脱贫攻坚,消费扶贫是一个突破口。他将大宁县的甜瓜和苹果、小米等农产品背到北京,深受欢迎,打开销路。回村后,发动两名年轻党员和两名返乡青年,组建党员创业青年团队,争取到扶贫资金20余万元,建设道教村集体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注册了“卫道缘品”商标,建立电商销售平台,销售杂粮、小米、苹果、甜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全年实现销售额100余万元,形成了一支年轻的“创业带富”队伍。

按照“加强领导、改革创新、村社合一、股份合作、村民自治”的思路,在大宁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李孟涛牵头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村社合一”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以耕地、林地等资产折股量化,自愿入社,合股联营,组织村民承接工程,带动村民增收。2018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公开议标,承接了小型水利、村道路、整村提升等工程,增加务工收入53.4万元,带动贫困户59户109人,户均增收8418元、人均增收4556元,村集体收入28.97万元。

大宁现代农业花卉双创示范园区落地道教村后,李孟涛积极推动村企互动,将村里各级扶贫切块资金、党费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等共56.76万元,以入资或委托经营方式投入到花卉公司,村集体获得资产性收益分红4.5万元;他还动员花卉公司和邻近的鸿晋塑胶公司入股村合作社1.6万元,合股联营,共闯市场。他指导村里争取项目资金,新建日光温室大棚9座,由村合作社集中经营,村集体、合作社、股民按2:2:6比例分红,共享发展成果,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李孟涛积极探索群众多途径增收脱贫路径,与周边企业开展对接,24户46名贫困人口在花卉园区和鸿晋公司就业,部分群众参与到物业服务、饭店经营、房屋出租等配套产业。他还积极联系巧春姑手工编织厂,组织妇女参加编织技能培训,产品订单销售,全村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个个想脱贫,家家奔小康”的创业创新氛围。

户事组事整村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李孟涛却和村民打成了一片。他住在村委会一间窑洞里,窗外摆着液化气灶,每天要自己做饭。让他感动的是,窗外灶台上,经常有村民悄悄送来的热腾腾的饭菜。

如今的道教村,环境整洁,村容优美,生态宜居;老百姓腰包鼓了,脸上笑容多了。村民房国尚高兴地对记者说:“这都是中央派来的第一书记给我们带来的好生活!”

本报记者李宏伟

  • 上一篇:省委向省级老同志通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下一篇:林武调研指导农业农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