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太原都市区规划(2016—2040)补充正在进行公示,其中对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目标与规模、都市区空间布局、生态支撑体系等做出详细阐述。群众如有意见或建议,可在7月17日前填写《公众意见建议表》传真至0351—3070482, 或 发 邮 件 至tydsq3580082@163.com。
规划期限变为2016年至2040年
记者了解到,编制太原都市区规划,主要是为了发挥太原都市区对全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和山西农谷建设,提升省会太原在全国的地位。此次公示的规划补充,在范围、期限、目标、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规划范围除包括太原市六城区、清徐县和阳曲县,晋中市榆次区行政管辖外,新增加太谷县行政管辖,面积也由之前的5457平方公里增至6503平方公里,增加幅度为1000余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变更为2016年至2040年。到2040年,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山西“农谷”成为全球有影响、全国有优势的功能农业(食品)科创基地。都市区形成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空间结构,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综合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划分为四大类差别化政策分区
为加快全域“多规合一”进程,规划补充将太原都市区全域范围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差别化政策分区。优化发展区包括太原、晋中现有城区范围。重点开发区包括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和阳曲、清徐、太谷(农谷)、泥屯组团。限制开发区包括中心城区外围山前地带、浅山地带和组团间的生态廊道。禁止开发区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区、永久性基本农田集中区。
规划“一主一副多组团”空间结构
太原都市区规划,将未来省会城市的发展规划为“一主一副多组团”城镇空间结构。“一主”即太原中心城区(南高速环以北部分),定位为国家区域性金融、商业、文化、科教中心,国际性开放平台与交往中心,全省产业转型和城市品质提升示范区。“一副”即太榆中心城区(晋源—小店—榆次),定位为国家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新兴产业集聚区、国际性低碳技术及煤基产业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宜居城市建设主体区。“多组团”即清徐、阳曲、太谷(农谷)、徐沟、西谷、修文、泥屯等多个产城融合组团。依托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和山西农谷建设,着力打造全省创新转型新引擎、宜居宜业示范区,围绕三条都市发展轴和汾河、潇河两条生态文化景观带实现产城融合、有机组织。
组建一体化现代交通体系
提升完善太原、晋中两个城市综合中心,重点构建汾东现代服务中心;大力培育清徐、阳曲、太谷(农谷)、徐沟、修文、泥屯、西谷等组团中心,同步优化提升迎新、下元、北营、晋源、朝阳、高教新区、榆次老城等片区中心,形成集中体现太原都市区对外开放水平、综合服务能级、地域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水平的核心空间。按照“一主一副多组团”空间结构,构建由航空、都市区高速公路网(两环、八射、七连)、城市快速路网、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组成的一体化现代交通体系。
构建“多区多廊”生态安全格局
规划区域内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区”,实行分区控制、分级管理。重点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深化生态修复治理,制定负面清单、优化工业布局,推行绿色交通、优化出行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低碳发展,深化流域治理、共治水网湿地。构建都市区“多区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多区”即都市区外围的山体生态保育区、环城生态休闲区。“多廊”即贯穿都市区的河流生态廊道、组团隔离廊道,包括汾河廊道、潇河廊道、乌马河—象峪河廊道、沿太中银铁路和干渠生态廊道、太榆生态隔离廊道、修文西部生态廊道、太原北部城区生态廊道、太原中心城区南侧生态廊道、太谷东南部生态廊道、晋阳湖湿地公园、边山支流生态修复工程等。
本报记者 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