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感恩北辛安的驻村帮扶岁月,它是我人生中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4月30日,记者见到柳林县扶贫办主任高志强时,他这样对记者说。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6年4月,组织安排高志强去柳林县金家庄乡北辛安村下乡帮扶,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天,高志强跟工作队所有人聚在一起,谈论着同一个话题:如何来帮扶,如何让北辛安村彻底告别贫困?经过大家商量,决定从走访入户开始。
调查、整理、汇总,经过一个月的走访了解,大家理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村里无产业,农产品销路不畅。整个村除了红枣和五谷杂粮,没有种植别的经济作物,更没有养殖加工业;二是党员党性不强,村支“两委”没有发展目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
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的是干部,村干部拧成一股劲,才能起到领头雁的作用。面对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情况,高志强坚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入手,提升基层组织服务水平。一是制定规章制度。不论什么事,必须按制度来,坚持农村工作“四议两公开”。二是建立阵地。筹资60余万元修建了500平方米功能完善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充分利用阵地开展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学习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带头帮助贫困群众。
北辛安村山多田少,全村301户965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4户589人,占总人口的61.04%。村困、人穷、底子薄,如何发展,怎么发展?经过推敲论证,大家根据北辛安村盛产黄豆和各种小杂粮的条件,认为发展豆油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一个既现实又可行的好项目。
2017年9月,高志强带领大伙去兴县、神池县考察油脂加工项目,先后深入5个企业学习加工流程和管理办法。回到村里第一时间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商量下一步的打算,现场有15户贫困户同意将自己的产业贷款资金入股,发展黄豆深加工产业。2017年12月,村支“两委”结合政策导向和村情户况,推行“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模式,正式挂牌成立了绿色农产品合作社和油脂加工合作社。目前,油脂加工年销售额达到24万元左右。
有了好的开头,干部群众的心和劲都往一处使。养牛、养猪、养蜂等产业发展起来了;200kV光伏电站覆盖了29户深度贫困户,每户年增加收入3000元,可连续享受25年;发动青壮年劳动力积极参加吕梁山护理护工技能培训,落实就业93人……
2017年,北辛安村顺利通过全省第三方评估检查,整村实现了脱贫。2018年,北辛安村荣获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市级“乡村旅游景区”的荣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点评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重中之重在干部,干部作风关系脱贫攻坚成败。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需要各级干部发扬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与群众一起同心协力、并肩作战,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老百姓的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本报记者王少科 本报通讯员 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