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克思于1847年撰写并发表了一部震动整个思想界的著作《哲学的贫困》,全面系统地批判了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中“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其思想主旨是以批判蒲鲁东的方式实现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主义学说的整合(尤其是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层面)。
人类的经济思想史进入古典时代后,亚当·斯密对政治经济学做出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关于“国民财富的产生和分配”的学问。在此之后,虽然政治经济学是有别于经济学的独立学科,但人们的研究却更多地落脚于经济层面。
事实上,政治经济学首先是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不同于政治学或经济学,但又与两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更宏观的社会科学语境下的认识。从其学科本身的角度来解读,可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政治的经济学,经济的政治学”,其本质是关于资源在社会的分配与流动的。但是这种“资源”并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层面,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所需的资源,并且这些资源未必是放在经济学话语体系下的。这样,政治经济学的含义便被扩展了,进入了更广义的社会科学范畴。
但在近代长期的学科发展中,政治经济学本身却没有发展出更广义的研究涵义来。而在现代学科的体系中,政治经济学却已经发展出了诸多不同的分支体系,更多地延伸至社会学与人类学的领域。在这种转变中,政治经济学利用了另一个学科作为跨越的桥梁,即哲学。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阐述,除了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还包括了一个重大的方面,即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整合,将哲学引入政治经济学的领域。尽管马克思并没有将政治经济学与更为广义的社会科学体系相联系起来,但正是由于他对政治经济学与哲学的整合,开启了新的思路,影响了日后的学者们探索新的道路。同时,也正是由于哲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后来的学者利用哲学构建了政治经济学跳脱传统经济学语境进入更广义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思维模式才成为可能。
当然,自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诞生之日起,它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者内在地整合起来,就成为了思想家们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众学者如斯密、黑格尔、蒲鲁东和马克思对此有着本质不同却又存在某种关联的理解,这足以成为我们理解《哲学的贫困》思想史价值的关键。
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属于道德哲学的范畴,市民社会是摆脱封建社会桎梏、追求自由幸福的商业社会,其时代主题是为个体制定新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他以工场手工业中的具体劳动为研究对象,将一般劳动直接规定为价值的本质和财富的源泉。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构筑在劳动和需要基础上的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其他经济范畴,如分工、竞争、垄断等,也被永恒化并被推广到资产阶级社会之前的一切社会形式中。这无疑会遭到马克思的强烈驳斥,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明确将经济范畴视为社会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和历史的暂时的产物。蒲鲁东在对经济范畴的理解方面犯了与斯密同样的错误。这就意味着,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批判蒲鲁东的同时,实际上也暗含着对斯密所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黑格尔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视为各自独立但内在合一的事物,黑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从上述需要和劳动的观点出发、然后按照群众关系和群众运动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以及它们的复杂性来阐明这些关系和运动的一门科学”。黑格尔的上述论证虽然带有强烈的观念论色彩,但亦不乏历史感和现实感,特别是其阐述了市民社会中劳动的积极的方面,这一思想贡献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这种做法的观念论特质,特别是“将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事物都抽象为逻辑范畴,把现实的运动转化为抽象形态的运动”的观点,必然会受到马克思的批判。马克思正是在《哲学的贫困》中展开了对黑格尔观念论特质的批判,他揭示了逻辑范畴和绝对方法的生成过程及实质,指出其弊端在于把一切事物都抽象为逻辑范畴这一极端倾向。
马克思真正地将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这是《哲学的贫困》的重大成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初期就已经认识到相同的理论宗旨和社会现实背景奠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之间内在整合的可能性。这种整合方式,是从唯物史观中的历史性视角来透视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经济范畴及其同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关联,从而批判了斯密和蒲鲁东将经济范畴永恒化并推广到一切社会形式中的错误;是在强调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将其还原为现实的人之间的交互活动,从而克服了斯密用一般劳动消解特定的生产关系、将交换和需求的关系视为一切社会的规定、无法触及资本主义生产下的剥削关系等局限性,彻底驳倒了蒲鲁东以交换的平等特性为理论前提、在实践中用产品直接交换来消除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的谬误;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来把握社会和历史,从而超越了黑格尔把一切人和事物都抽象为逻辑范畴、把现实的运动变成运动的抽象等做法。
马克思通过《哲学的贫困》,选择用政治经济学这样一门具有“交叉”特质的学科来阐述自己对于社会运行的总的看法以及一些细节问题的讨论,将哲学引入,使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的联系在那个时代更为接近,促进了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嫁接。(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郑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