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千年古村发展乡村旅游摘穷帽

时间:2017-06-09

曲回寺村鸟瞰图。

6月5日,天蒙蒙亮,当曲回寺的钟声响起的时候,62岁的顾荣恩已经把自家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前几天她的农家驿站迎来了第一批外地客人,“第一次开张就挣了150块,要是以后旅游发展起来了,这日子就好了!”顾荣恩和另外7家开设农家驿站的贫困户,是曲回寺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体验游的第一批受益者。按照整体规划,曲回寺村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联合邻近的村庄,一道打造乡村休闲体验游。

千年古村有了脱贫“药方”

曲回寺村位于灵丘县独峪乡,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区,这个仅有273户人家的小山村,104户是贫困户。村中有一座唐代皇家寺院曲回寺,村子因寺得名。千年古村顶着一顶穷帽子,厚重的历史与贫穷的现实形成了令人尴尬的对比。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成了驻村帮扶工作队首要思考的问题。帮扶单位中国人寿山西分公司和大同市新闻中心的两名队长张旭东和乔晓光,初到曲回寺村的感受是,这里“山好水好,土薄地少。”优美的山水田园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为曲回寺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对全村273户村民进行了摸底了解和问卷调查。扶贫工作队从周边乡村游发展较好的贫困村考察归来后,提出了发展乡村休闲体验游的初步意见。在和县乡相关部门研讨论证后,曲回寺村的精准扶贫“药方”被定为“乡村旅游+种养殖合作社”。从项目规划设计到入户宣传动员,从街巷卫生提升到与邻村联动资源共享……最终,曲回寺村的乡村旅游被纳入到独峪乡108沿线乡村游整体规划中,这让曲回寺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为了保证游客的体验,村里决定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由帮扶单位协调部分硬件设施,在优先考虑贫困户的同时,发动村民报名开办农家乐、农家驿站。顾荣恩第一个报了名。“虽然年纪大了,但孩子上学花钱,得想办法挣钱”。顾荣恩一家三口,仅有3亩薄田,靠种地全家的年收入不足5000元。几年前,老伴王连德意外摔伤,留下了后遗症,无法干重体力活。去年9月儿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技校,让这个本不宽裕的家庭捉襟见肘。农家驿站开张后,记者再次见到顾荣恩时,她算了一笔脱贫账:“来村里旅游的都是全家出动,一个大人住一宿30块,小孩免费,三口之家连吃带住就是100多块,一年来上30个家庭,就是3000块。再加上合作社的分红,孩子的学费就有着落了,脱贫肯定没问题。”顾荣恩告诉记者,儿子一年的学费4300元,贫困户可以减免2000元。村里考虑到她老伴王连德不能干重体力活,主动协调把村里扶贫项目中一些轻省的活给他干,也增加了一些收入。曲回寺村目前开办的8家农家驿站,无一例外地全由女主人张罗。“有事干了,有钱赚了!”同样作为农家驿站项目的积极响应者,女老板的新身份让从云南远嫁曲回寺村的文付云显得更加自信。

开发乡村游,保护文物是前提

曲回寺村依山傍水,村中的千年古刹曲回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后被作为佛教圣地五台山清凉寺的下院。几经焚毁,又几度重建。1939年侵华日军纵火将曲回寺建筑全部烧毁,现在仅存重建的大殿。根据记载,在曲回寺建寺后的数百年间,曾陆续雕凿佛像三百余尊,并埋入寺院周边方圆十多公里。上世纪80年代,在曲回寺村周边出土了大量沉睡地下千年的石佛和精美的元代首饰。村中现存的6座石佛冢,自西向东散布在村背后的象山脚下。经文物专家考证,这些石佛被认定为唐代石佛,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2001年曲回寺石佛冢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美、人穷、脚下富”,曲回寺村民对于埋藏在他们脚下的这些宝贝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感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曾有村民不愿报名“异地搬迁”,仅仅是因为舍不得自家房前屋后的那些石佛冢。平日里,只要有陌生人在石佛冢群周边转悠,总会有村民上前询问。在大同市新闻中心驻村第一书记王仲勋看来,曲回寺村民人人都是义务文保员,“也正是他们对脚下这片文物的那种执着和坚守,才使得这个唐代石佛冢群,虽然几经战火仍然保存完好。”“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能在咱手里没了。”69岁的贫困户么来元是这群义务文保员中的一员,虽然在石佛冢的周边都布设了文物部门的监控探头,但他还是不放心。他多年来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后头的石佛冢去看一看,“看到这些东西好好的,才能放心。”村党支部书记钟六君是土生土长的曲回寺村人,他心里的盘算其实也是全村人的共识:“历史文物、自然山水和原汁原味的乡村味道,是乡村游的资源,但文物保护是前提,没有了曲回寺和石佛冢,咱的乡村游就没有了特色,依托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了。”除了大力推进的乡村游,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曲回寺村的山坡上最近种下了300亩的连翘经济林,由村民入股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享受分红。在第一书记王仲勋的协调下,经济林的种植由村民出工,每天每人80元。此外,一条山间赏花步道也正在规划中,连翘花开时,这里将作为一处乡村旅游观光点对游客免费开放。这一项目既发挥了中药材的经济效益,又可实现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王仲勋告诉记者,目前这几个脱贫项目均稳步推进,项目完工后可实现全村104户贫困户如期脱贫。

本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姜军旗

  • 上一篇:学习新科技
  • 下一篇:晋城150余名民警考场外雨中坚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