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太原市鼓楼街帽儿巷·食品文化一条街,举行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社火文艺展演走进食品街,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背棍艺术四组、老太原传统社火秧歌、划旱船两组、跑竹马两组、猪八戒背媳妇一组等,精彩的民俗表演吸引了不少逛街的年轻人。特别是看到来自清徐县徐沟村的背棍表演,众人无不仰慕,心生赞叹,有人好奇地问道:“这是高跷吗?”“在空中起舞的女孩儿是真人吗?”“会不会掉下来呢?”不一会儿,在下边托举着女孩、头上扎着毛巾的四位壮汉就大汗淋漓了。“放下来歇歇吧!”只见壮汉稍稍弓身,前方站好一人,将斜放下来的女孩儿接住,先扛在肩上,然后往出一拔,上下两人便分开了。经询问,方知这几位壮汉都已五六十岁了,61岁的孙大爷年龄最大。这时,记者近距离地观察了一下其表演服下的铁架与铁棍。“双肩有铁架,下面铺着一层薄薄的垫子。铁棍从右边弯曲并向上拐出,再配好与相应戏曲主题有关的布景、装饰。”孙大爷说,“这四组分别代表四个经典戏曲剧目,即《打渔杀家》《黛玉葬花》《三打白骨精》《二度梅》。”“一般在上面表演的女孩多为五六岁的年纪,体重在20公斤以内为宜。”清徐县徐沟背棍民间艺术表演团团长李先仙介绍说,该团近几年走南闯北,去过上海世博会以及深圳、广州、重庆、湖北等地。历史悠久的徐沟背棍有“无言戏剧”“空中舞蹈”之称,经辈辈相传,不断创新,吸收了托举、高跷“凌空”以及飘逸的舞蹈动作,蕴含着独特的民俗特色。其表现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传统戏剧。它原本是百姓抬神祈雨的一种活动,后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社火。通常背棍是一个大人托举一个小孩表演,大人随锣鼓节奏甩开袖子,迈开步伐扭动,孩子则随之上下起落,舞动水袖。据了解,本次展演活动的具体时间为6月10日至12日三天,分两场,即10:30至12:30、16:00至18:00。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厅主办,山西工艺美术集团、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
本报记者 李尚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