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满足孩子们求知的目光,陈兵团用青春和爱心点亮了大山里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
学生的眼神让他留下来
今年37岁的陈兵团出生在礼泉一个农户家,为了尽早帮贫瘠的家庭减轻负担,初中毕业时便报考了师范学校。2000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20岁的陈兵团如愿以偿地被分到礼泉县北牌上班,从此踏上了从教生涯。北牌地处礼泉最北部山区,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信息闭塞,人烟稀少,满目苍凉。
起初,陈兵团怀着从教的新鲜感,和同事们一道坚守三尺讲台,但久而久之,他便开始有些动摇:“难道这就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么?早知这样,当初就不该来。”
当时,陈兵团便打定主意,一有调动机会便离开这里。可每当走进教室,看到一副副稚嫩的面孔和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他的想法便又改变了,决定留下来。选择注定了无怨无悔,选择就要担当,选择就要付出。就这样,在这个偏远而又贫瘠的地方,陈兵团一干就是17年,将人生最好的时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
育人比教知识更重要
陈兵团一直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在于育人。2006年中秋节的晚上,初三(1)班一名学生因上课铃响后还在做其他作业,被数学老师发现后受到批评和体罚。知道情况后,陈兵团首先向这位学生道歉,接着问道:“有两个老师,一个只管教书,一个还要管学生如何做人,哪怕有时管得太严,你喜欢哪一个?”学生略微思索便低下了头。在把学生送进教室时,陈兵团随手将手里的两个橘子塞给了他,说一是对老师的体罚表示歉意,二是希望他好好学习,不要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半年后,这位学生以优秀的成绩考上高中。临走时,他寄来一封信,信中写道:“陈老师,您给我的哪里是两个橘子,分明是给了我一生的财富啊!”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多年来,陈兵团始终用温情体现“爱”的真诚,用行动诠释“爱”的责任。小刘,一个视力高度残疾的视障生。2006年9月的一天,陈兵团跟随爱心人士前往小刘家中探望,父母智障,妹妹在村小上学,一家四口挤在一孔破败不堪的窑洞里,炕上没有一件像样的被褥,身上穿的衣服,也是好心人捐助的,吃的更不用说,生活极其艰苦。为此,陈兵团自己出资缝制了两床新棉被、买了两袋面粉送到小刘家中,并将自己还未曾穿过的棉鞋棉衣等物品一并送给了他。在爱心帮助和教育感召下,2007年,小刘考入礼泉一中。
为了学生 亏欠家人
对山区孩子真挚的爱,为工作心甘情愿地奉献着,却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2007年5月,儿子发高烧,医生诊断为肺炎,须住院一周。由于工作太忙,陈兵团夫妻都抽不出时间照顾孩子,只得让父母守在儿子身边。期间,陈兵团没有看望过儿子。事后听父母讲,每次扎针时,儿子总是哭着叫爸爸。听到这话,陈兵团心里就一阵酸楚,自感愧欠,身为人父,竟不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实际上,多年来因为学校和学生,他亏欠家人的太多了。
陈兵团说,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对讲台的爱就像农民对土地的爱,为了能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他愿意一辈子在这里扎根下去。 华商报记者 马新斌
编辑: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