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既是竞争力又是生产力,提升营商环境已成为一个地区发展潜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7月25日,由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延安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延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情况。
荣获“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 是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城市
随着现代交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演变为市场环境和开放程度的竞争。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条件。因此,抓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就是抓高质量发展,这也成为各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新闻发布会上,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骁卫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活动总体安排,延安市全面启动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2017年10月,延安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市级试点单位;2018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市;6月份,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荣获“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是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今年一季度,在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核通报中,延安市综合排名较去年提升了两位,15项指标达到或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办理施工许可和获得信贷2项位列全省第一。
全面深化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政府权力瘦身的“减法”换取行政效能提升的“加法”。作为全省唯一承担此项改革任务的市级市,今年3月下旬,延安市组建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28个市级部门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职责划转由市审批局承办。同时,将划转的108项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整合为106项,细化为406子项。4月8日正式对外开展业务以来,办件量达16698件,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平均压缩了57.4%,申报材料精简了21.6%以上,其中社会事务和工商类即办件分别占办理事项的52.6%和85%以上,企业开办时限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
打造智慧政务 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务
政府服务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是实现政府创新性服务、便捷化服务的重要路径。今年2月份,延安市全面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平台建设,目前完成了数据资源采集和“一库三平台一门户”搭建,形成了“12345”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咨询投诉功能全面融合,人脸识别功能有机结合,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办事终端,事项办理进度全流程公开,市县乡村四级体系全面覆盖。6月底完成数据汇集170类,数据总量约为2.49亿条,106项事项、406个子项目录已经完成审核发布和清单录入。
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王建军介绍,今后通过电子证照库建设和事项个性化表单开发,实现网上提交过的数据资料,办事企业和群众不再重复提交,网络核验过的数据信息,不需要再向相关单位重复提供证明;通过在“延安政务服务手机APP”植入人脸识别和活体认证功能,部分必须本人现场办理的事项实现远程办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办事终端,使无实体政务服务网点的村镇社区和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办事群体,以语音识别、身份信息扫描等方式,实现就近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
5月29日,市级平台首批开放288个集中审批子项上线试运行,截止目前223个子项已上线运行,占全部审批事项的50%以上,年内可实现与宝塔、安塞、吴起三个试点县区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互联互通,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政务事项“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市级统筹、一网办理”和“不见面的网上审批、不跑腿的政务服务、不打烊的数字政府”服务目标,努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先行先试 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延安方案”
今年5月,国务院将延安市确定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延安市集中智慧解决难题,打破常规推进改革,精心编制了《延安市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把工程建设项目按投资构成分为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两大类,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进行全流程梳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缩减至60个工作日,企业投资项目缩减至30个工作日,创建延安审批效能改革的“3060”模式。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延安市以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目标,把打造“信用延安”放在重要位置,把政务诚信建设纳入全市深化改革任务,紧紧围绕政务、商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建立完善信用制度,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目前,延安市已制定了开展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建立公务人员诚信档案和开展“信易批”“信易贷”“信易医”等“信易+”试点工作。今年,在全国262个地级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延安市连续4个月位居前50强,居陕西省地级市首位。6月10日,延安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并荣获“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
张骁卫表示,下一阶段,将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要抓手,加强审管联动,坚持放管结合,明确任务清单、时间清单和责任清单。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持续打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亲商爱商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把延安打造成为陕西投资环境优良的新高地,企业家竞相投资的热土、创新创业者实现梦想的乐园。”张骁卫说。
华商记者 贺秋平
编辑:华商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