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进南正在大棚内采摘辣椒
“曾听到说不用去地里就可以挣到比种地更多的钱,以为是吹牛,现在真正感受到大棚带来的收入,以后我也得去吹这个‘牛’。”今年67岁的清涧县李家塔镇后腰里村民惠进南称,自从开始管理大棚蔬菜后,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再也不用过“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入不到一万元”的苦日子了。
该公司总经理杨小静给记者介绍村里贫困户基本情况
曾经靠天吃饭 如今管理大棚脱贫
今年67岁的惠进南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曾经过着“靠天吃饭”的苦日子。2016年,当听闻种植大棚每年都可以挣好几万元的时候他还嘲笑对方说“你就吹牛吧。”
2016年10月份,由于年龄较大,在外务工没有人要,在家无事可干的他和老伴来到陕西想你来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两大棚辣椒,不到半年时间就挣了6万元。惠进南称,自己之前一直种植黄豆、谷子等五谷杂粮,每年只能靠天吃饭,如果收成好的话还能收入一点,如果收成不好,一年的工作就白干了。
17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来到陕西想你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一排排的大棚整齐的树立在黄土沟壑之中,惠进南正在自己管理的大棚中忙着采摘辣椒,他高兴的说“现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工作,每个月都不会耽误挣钱。”
该公司总经理杨小静笑着告诉华商报记者,刚开始向惠进南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他说这根本就是“吹牛”,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笑着问惠进南当时为何会认为是“吹牛”呢?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告诉华商报记者:“当时候是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当然不能说吹牛了。”甚至他还称:“在以后,我自己也要种植5个大棚,让我的儿子也回来和我一起弄,我也要向邻里邻居吹这个善意的‘牛’。”
“企业+农户+金融+扶贫”助力脱贫
华商报记者在该公司的会议室看到墙壁上张贴着李家塔镇后腰里村贫困户基本情况一览表,上面对贫户的劳动力、致贫原因、扶贫措施以及帮扶效果等,在该表中可以明显看到,不少村民贫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少资金、技术。
该公司总经理杨小静称,他们通过在外地调研学习,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提出了“企业+农户+金融+扶贫”扶贫模式。“我们先要让村民接受大棚能致富,然后让村民积极参与大棚的管理、承包与建设。”杨小静告诉华商报记者,刚开始很多村民认为这个根本不可能赚钱,后来通过管理大棚发现这个确实能真正得到实惠。
该公司的扶贫模式是,对于有意愿且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将其从银行的贴息贷款资金投入企业,企业与贫困户(农户)达成生产投劳和产出(扣除成本开支之后)按照底薪1500元+0.35元/斤的提成,产得多,提的多,调动了贫困户(农户)的积极性。“贫困户或者农户还可以在公司打工获得报酬,还可以分红,对于老弱病残的贫困户,通过政府引导,可以将贫困户的扶持资金入股至企业,企业为贫困户代运营,按照每年分红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杨小静告诉华商报记者,后期将会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到大棚管理和承包中来,让更多人能得到实惠。
对于2016年,该公司通过党建引领、发展产业、助推扶贫,直接间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涉及60户216人。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文/图
编辑:华商报供稿